【理財個案】上車心切 也不要旺市投機

【理財個案】上車心切也不要旺市投機

28歲的Alva去年結婚後與太太跟父母同住,他本身是電氣技術員,月入1.8萬元,太太則沒有工作。扣除家用(父母和太太)、危疾保險、日常開支後,Alva每月儲蓄4,000元。筆者認為,Alva的財務狀況尚算健康,只是理財目標太過進取,實現難度頗大。

Alva表示,趁著現時股市暢旺,他將儲蓄轉投股市,目前股票資產的賬面值已升至11萬元。連同iBond,資產共12萬元。他的理財目標是5年後可儲得80萬元。若以現時12萬元資產加上每月儲蓄4,000元,5年之後要滾存得80萬元,每年平均回報率要達到約25%,筆者認為這是近乎不可能的任務。要達到儲蓄80萬元的目標,Alva可做的是增加每月儲蓄或加長投資年期。

 

假設每年平均回報率降至8%

不過,能否實行上述的「替代方案」,視乎Alva的條件和理財目標。Alva表示,他希望在56年內儲蓄到80萬元,作為到深圳置業的首期。筆者對深圳樓市不太熟悉,故不評論80萬元能否做到首期。由於Alva夫婦目前與父母同住,倘若大家相處融洽,Alva並沒有置業的迫切需要,始終有個瓦遮頭,故筆者認為Alva的理財目標可以延遲。至於增加每月儲蓄,方法不外乎開源節流。Alva的薪金似乎已妥善分配給父母、太太和自己,進一步縮減的空間不多,但也可嘗試游說太太與自己一同努力儲蓄以構建安樂窩。否則要從開源方面考慮,例如多找一份兼職幫補收入。

倘若Alva的理財目標可以延遲至78年後才實現,加上其表示風險承受水平為高,筆者認為他可考慮將90%資產投放於風險較高的中資股份、港股或HETF、中國AETF以至於新興市場股票基金等,另外10%持有iBond或人民幣債券作分散風險的作用。

 

注意波幅和交易成本

中國股市沉寂數年,終於迎來大牛市。相信近來不少朋友也有斬獲,甚至蠢蠢欲動全面投機,Alva亦是其中之一。但擁抱牛市之時,必須要保持理智,故筆者認為有必要對Alva作些忠告。第一,不要因近期股市暢旺、手持股份上漲,便對投資回報率過份樂觀,例如認為手持股票以目前速度上升,5年後必可達到理財目標。無疑,今年以來恆指已升逾20%、國企指數已升25%、上證綜合指數已升50%。但升得急,亦跌得愈急。事實上,過去10年恆指的年均回報率只有約10%,從財務策劃的角度看,將投資回報率訂得太高,是過份進取並不切實際的。

第二,交易不宜過於頻繁。日日買買賣賣,損失交易費之餘到頭來往往一場空,更容易變成病態,實在不值得。西方便有諺語指:「你可以贏一場賽馬,但不能贏盡各場賽馬。」以往,很多人喜歡炒即日鮮,因而葬身股海。以恆指為例,過去5年指數升升跌跌,其實沒有規律可言(見圖)。若參與短炒,今年入,明天沽,有48%機會輸錢,有52%機會賺錢。恆指每天波動的標準差(波幅)化為年率是18%

 

圖:投資恆生指數回報分佈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

 

假如我們稍有耐性,投資期一個月,那投資恆指的回報會是怎樣?根據過去5年數據(註:為方便起見,計算上會有一至兩天的誤差),只投資一個月,有44.7%機會輸錢,即有55.3%機會賺錢。隨著投資期增長,我們虧蝕的機會也少了。像三個月投資期,虧本機會是41%;一年已跌至35.8%;三年則只有26.7%虧本。除了虧損機會,風險也會隨投資期減少。投資風險可從以下波動數字比較: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御峰理財

 

最後,筆者奉勸Alva避免參與高槓桿的衍生工具投機,缺乏投資知識的投資者容易運用衍生工具作賭博用途,承受過高的風險。

 

 

香敏華

御峰理財資產管理及研究部投資組合經理,榮獲著名財經雜誌《指標》頒發2011年理財顧問年獎銀獎(乙類)及最佳投資策劃獎,擁有特許金融分析師(CFA)資格。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邀約,投資涉及風險,過往業績數據並非未來業績的指標。筆者已盡量確保所提供資料(包括數據)之準確性及可靠性,倘有關資料之任何不確或遺漏等,引致消費者/投資者有任何損失或損害,一概毋須承擔相關責任,讀者也不宜只依賴本文件作投資決定。所述之產品視乎相關供應商而定,詳情及細則以產品之說明文件為準。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電郵查詢。有關問題將轉交理財顧問,並於本欄回答。來信請列明每月收入、開支分佈、資產、風險接受水平及理財目標。

電郵:yfin_wealt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