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受訪市民 看重經濟條件 要做中產 有樓月入三萬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曾指看法國電影及飲咖啡就算是中產。但智經研究中心昨日發表《市民對「中產」的觀感意見調查》,結果卻顯示經濟資本條件才是界定中產的重要指標,生活品味在十一項條件中,僅排在第十位。大部分受訪市民認為要擁有價值二百萬元至八百萬元物業;另外擁有五十萬至六百萬元資產;以及月入三萬至六萬元,才算是中產。 智經研究中心委託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於今年七月二日至十五日,電話訪問了一千零五名市民,以了解他們對中產的觀感。逾八成受訪市民認為經濟資本是定義中產的重要條件,有八成六受訪者認為中產要擁有自置物業,九成受訪者認為中產要擁有一定資產,八成九為中產要有高收入。 智經調查:資產要有50萬 中產應擁有自置物業的價值是多少?認為擁有自置物業重要的受訪市民中,超過五成六人認為,中產最少要擁有價值二百萬至八百萬元的物業。六成三人認為在扣除物業價值後,中產應至少擁有五十萬至六百萬元資產,四成半人就認為,中產月入應至少達三萬至六萬元。 近七成四受訪者認為,中產應有文化修養,這項條件的重要性名列第四。緊隨其後的是關心社會時事,有約七成受訪者認為這條件重要。負責調查的中大亞太研究所社會與政治發展研究中心聯席主任鄭宏泰指,傳統學術界界定中產,都會以職業及學歷區分,但這兩項條件,對市民觀感來說,僅排第六、七位(其餘條件見附表)。 僅三成受訪者自認中產 鄭宏泰指,市民心中,仍然強調透過個人努力,包括教育和工作,而非通過家庭及社會網絡取得「中產」身分。而受訪市民中,僅得三成人認為自己是中產,而調查又顯示,在十八至二十九歲受訪者群組中,有強烈傾向想成為中產,佔這年齡組別受訪者的六成七。 智經研究中心主席李國棟指,調查結果是希望能協助政府在制訂針對社會流動性及協助年輕人攀爬社會階梯政策時,能對症下藥,下一步會研究是否再調查年輕人成為中產的門檻是否愈來愈高。而鄭宏泰則認為,市民現在有相對不開心的感覺,研究可顯示,市民是否覺得社會有否不公平的情況,令他們的機會被剝削了。 林小姐 從事賣酒 月入三萬元都算中產,就算沒樓都算是,現在月入萬幾元算是低收入,我不是中產。 陳先生 從事地產 三萬月入和有物業是中產門檻,最重要是物業,但自己不算中產。 趙小姐 公務員 因為家庭環境,覺得自己是中產。五萬月入是合理的中產門檻。 Michelle 市場營銷 我自己未算中產,中產應該月入三萬以上,有物業亦好重要。 中策組在董建華年代提出的中產定義 •有儲蓄習慣,計畫將來 •家中藏書以政治分性及要求思考為主 •關心子女教育前途問題 •擁有政治意識形態 •自認是中產 市民對界定中產條件的重要性排序 •擁有一定資產 •擁有自置物業 •高收入 •有文化修養 •關心社會時事 •從事管理或專業工作 •有高學歷 •有社會人脈 •有良好家庭背景 •有生活品味 •參與社會事務或政治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