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劇《天方夜譚》 跨媒體演繹經典

兒童劇《天方夜譚》 跨媒體演繹經典

(綜合報道)讓小朋友多接觸不同的表演媒介,可從小培育兒童的藝術素養。Elsie知道,為提高學生創意思維,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籌辦「學校文化日計畫」,早前便跟愛麗絲劇場實驗室合作,特別製作適合小學生欣賞的跨媒體版《天方夜譚》,以大木偶、音樂、舞蹈等藝術元素,述說多個經典小故事,妖精、魔鬼、飛氈躍上舞台,引發學生想像力,並激發他們對表演藝術的興趣。 康文署籌辦的「學校文化日計畫」,旨在鼓勵學校安排學生在上課時間到康文署轄下的表演場地、博物館及圖書館,參與各式各樣專為他們而設的文化活動,藉此激發學生創意思維,以及將藝術、歷史、科學等融入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中,並與不同藝術團體合作,讓學生免費欣賞高質素的節目,提升本地下一代的文化素質。 Elsie的子女都喜歡看《天方夜譚》,當中一千零一個故事集合奇幻、寓言、悲喜劇、鬼怪於一身,而是次演出則選取《漁夫與魔鬼的故事》、《小丑的故事》、《仙巴歷險記》和《朱特的故事》,Elsie早前就跟白田天主教小學和順德聯誼總會李金小學小四至小六級學生到屯門大會堂欣賞《天方夜譚》,是次表演由愛麗絲劇場實驗室製作,並把大木偶、提木偶、杖頭木偶帶入劇場。 在《漁夫與魔鬼》的一幕中,紅色魔鬼頭木偶出現,小觀眾都嘩聲四起,漁夫最後放走魔鬼更是出人意表,導演葉萬莊(John)同Elsie講,「今次《天方夜譚》較為特別,這是首次為小學生安排的戲劇節目,表演編排加入豐富色彩和誇張元素,每位演員都施展渾身解數,以舞蹈、雜耍、戲偶、形體動作述故事,而文本上挑選,我們也花了不少時間編作,通過多媒體表演,把故事意義傳遞給小朋友。」 《天方夜譚》的故事中,隱含人性可貴的精神,好像仙巴歷險遇上海盜、食人族、死神,他都努力迎戰,表達勇者無懼。小觀眾投入冒險的故事之中,「《天方夜譚》故事富有深意,尤其是朱特尋得法寶,法寶中的戒指精靈幫他心願達成,他由貧窮變得富裕,更娶得公主做妻子,可惜他濫用法寶,最後落得一場空,寄寓幸運不是永遠追隨身邊,不珍惜只會樂極生悲,小朋友一時未能領會寓言道理,日後他們再看這故事時會有所示。」John稱。 演出結束後又安排座談會,讓觀眾認識木偶的操作、音響、舞台設計等小知識,小觀眾也大談他們對故事的看法,白田天主教小學小六學生鍾慧婷笑言,「我最喜歡仙巴,他的個性開朗又勇敢,而他經歷七次海上冒險,都能憑智慧逢凶化吉,看得我十分緊張,好像上鯨魚島,然後被拋下海;上岸後,又要面對毒蛇的襲擊,更被大鵬鳥抓到半空去,過程驚險有趣。」 小六生方寶瑩也說,「我也喜歡仙巴的堅持,他在食人島上,抵受得了有毒水果的誘惑,不用成為食人族的大餐,我還欣賞朱特對母親的孝順,即使家裏再窮困,他都想辦法問麵包店主賒帳,先讓母親吃飽,他才到外謀生。我第一次看多媒體劇場,演員們的多才多藝,全劇沒有悶場,而且舞台特技很特別,好像演員雙手戴上白色手套,在紫外光燈照射下,熒光的蛇立時靈動起來,非常有趣。」 Elsie也同家長觀眾張太傾過,她陪同就讀順德聯誼總會李金小學的女兒小悠欣賞節目。張太坦言,平日也會說故事給女兒聽,但效果始終不及戲劇效果來得深刻,好像看到小丑勇於承認錯誤,向法官坦白真相,幫眾嫌疑犯洗脫冤情等,小朋友通過影像,了解故事意義,「女兒也跟我說,中國經典名著如《西遊記》、《花木蘭》都可搬上舞台,以新媒體重新包裝,相信也可吸引小孩子觀賞。」 張太表示,兒童劇對孩子的成長有益處,不過本地兒童劇數量較少,且演出位置偏遠如西灣河、屯門,家長平日難抽空帶子女欣賞,雖然學校文化日對學生有益,然而每所學校只有約三十個名額,不是人人可以受惠,期望將來可以開放名額,讓更多小朋友可以免費跨區欣賞藝術節目,培養孩子的公民意識和修養。」 Elsie覺得,藝術發展已趨向跨媒體,能夠重新呈現經典名著,豐富小朋友的眼界,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若有任何家長關心的話題,歡迎報料。傳真:2798 2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