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歲資優學生 執導著名歌舞劇

十六歲的陳恩碩,有十多年舞台經驗,亦取得不少有關獎項。

(綜合報道)Elsie認識不少喜歡話劇的年輕人,但喜歡到在十六歲已成立自己的劇團,相信就絕無僅有。Elsie最近認識了優才(楊殷有娣)書院的中五資優生陳恩碩(Tom),他早前成立的劇團--爆炸戲棚,八月下旬將公演首部作品《萬花嬉春》(Singin'in the Rain),是全球首個美高梅授權粵語版。Tom除了包辦導演、翻譯、改編、填詞等職責外,還要處理幕後大小事務,例如為演員擬訂合約、參與場刊製作、找贊助等,儼如職業劇團工作者。 三歲已加入兒童劇團的Tom,屬於資優兒童,智商達一百四十一。他同Elsie講,自己喜歡當領導角色,為了劇團首部作品,更幾乎碌盡「人情卡」,為的就是要追求完美,做到最好。Elsie知道,《萬花嬉春》其實是Tom執導的第二套作品,首部作品是去年的《油脂》,當時反應不俗,後來更獲演藝人高志森賞識和邀請,合作製作《萬花嬉春》,由高志森的春天實驗劇團主辦,負責監製和宣傳等工作;實際運作和支出,則由Tom的劇團負責,自負盈虧。 「選擇改編《Singin'in the Rain》,主要是我覺得跟這劇很有緣。在我很小的時候,已看過這劇,也常有機會唱劇中的歌,但不明白內容。後來重看該電影,甚至有機會在倫敦看該劇,就覺得這套劇很好笑,加上因為是歌舞劇,由頭跳到尾,我覺得很好看。」Tom說劇中演員跳的,主要是踢躂舞,在香港較少人推廣,而他本人有學踢躂舞,所以希望藉劇團的頭炮作品,同時推廣戲劇、音樂和踢躂舞。 喜歡話劇是一回事,但成立自己的劇團又是另一回事。Tom說計畫組成劇團,除了希望盡社會責任,通過售賣慈善戲票,讓基層也有機會欣賞話劇外,也希望賞試新劇種,且通過戲劇帶出某些訊息。「好像我明年會做的《包青天外傳》,故事是包青天crossover外星人,想帶出年輕人為何失去心中那團火。」 如果單聽Tom的說話內容,實在難以想像他只得十六歲,而能如此投入話劇界,背後自然得到雙親支持。Tom來自中產家庭,父親為測量師,母親為會計師,兩人都喜歡戲劇。自Tom在三歲時,夫婦倆帶他看詹瑞文的兒童舞台劇後,兒子即愛上了這門藝術,後來該劇推出光碟,Tom翻看幾次後,已記得劇中的分場,演員對白和歌詞內容,還充當導演角色,要求父母在家中重演,流露出在話劇方面的天分。Tom的母親Katherine認為,既然兒子有該方面的潛質和興趣,就應讓他在該方面發展。兒子起初成立劇團需要的資金,夫婦倆也先行墊支,待票房有收入後才還款。至於兒子的學業成績,Katherine指算是中上位置。「我跟他有協議,他成績達某個標準,就可以讓他做喜歡的事。」 Katherine又說,兒子很成熟,五歲已懂得跟她講道理。「有次他跟我講,人生如果只為考試,就沒有意思,不如你跟我說,要多少分才滿意?我夠這分數,你就不要管我如何用時間。」她認為兒子有道理,所以也讓他自由發展,還鼓勵他盡量發揮所長,包括讓他參加不同劇團的演出,也讓他在新學年到英國讀大學,修讀與戲劇有關的科目。 現時Tom已獲倫敦大學皇家哈洛唯學院(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作有條件取錄,如GCE A-Level成績達學校要求,可入讀該校的戲劇及哲學系。他說入讀大學後,每當長假期就會回港排戲,因此劇團也不會因他赴英讀書而「停產」。 講到是次《萬花嬉春》的台前幕後班底,不乏資深話劇界人士,除高志森外,演員陳桂芬、邱萬城、馮夏賢均是好戲之人,負責舞台和音響設計的幕後人員,也曾得過香港舞台劇獎,非常專業。Tom說要跟幾位「老戲骨」合作,其實都「好驚」。不過,他說劇團的人都很尊重他,反而有時要處理劇團的人事問題,對於人生經驗尚淺的他來說有難度,有時要向父母請教處理方法。 事實上,Tom有十三年舞台經驗,自己也是「老戲骨」,他認為話劇給予他的東西,非「死讀書」可以得到。「我學到如何跟人溝通,合作,分配工作等。而做一個劇有很多死,培養到我的責任感,對我自己的成長和性格都很有幫助。」 聽Tom講,《萬花嬉春》將在八月二十二至二十四日,於屯門大會堂演奏廳上演,有日場和夜場,現時已可在城市電腦售票處及網上購票。 若有任何家長關心的話題,歡迎報料。傳真:2798 2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