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修靜山合併 改名聖十架小學

聖公會日修及靜山小學將於下學年合併為聖十架小學,日修小學校長陳頌康(後排中)指,新校首年將設五班小一。

(綜合報道)明年小一自行分配學額現正展開,九龍城區是小一學額供不應求的「重災區」。聖公會日修、靜山小學在一五學年正式合併,遷入啟德新校舍,改名聖公會聖十架小學,並納入九龍城三十四校網。統籌兩校合併的日修小學校長陳頌康接受本報專訪指,兩校在上學年把部分統一派位學額調撥九龍城區,加上啟晴及德朗兩邨入伙,龐大學額需求導致「大肚班」現象,形容情況是「意料之外」。 教育局推算明年適齡小一新生達五萬九千人,預計九龍城區小一學額出現供不應求,尚欠四千多個學額。隨着啟德發展區新校舍落成,彩虹邨的日修及靜山小學,將在一五學年起正式合併為聖十架小學,校網亦從黃大仙四十五網,撥入名校林立的九龍城三十四網。 黃大仙屬人口老化地區,以往兩校合計僅設三班小一。日修小學校長陳頌康指,隨着兩校去年把部分統一派位學額撥入九龍城區,加上德朗及啟晴兩邨相繼入伙,區內學額需求更形殷切;當局以兩校現設四十八個課室計算,在善用空置課室之下,班別結構即產生變化,今學年兩校合計開設六班小二及八班小一,「正正就出現『大肚班』現象,可說是意料之外。」 他解釋,啟德的新校舍僅容納三十班,若「大肚班」持續或致課室不足,不利學校發展,故已向當局反映,一五學年兩校合併後擬設五班小一,自行分配學額亦從去年合併前兩校共一百個,減至六十三個。 陳頌康指,現時生源一半來自啟晴、德朗兩邨,一半則為黃大仙區,小部分來自何文田及馬頭圍。隨着新學年撥入九龍城三十四網,校方將加強宣傳新校,讓家長認識新校名及遷校消息。新校舍建築進展理想,樁柱工程已完成,有望明年十至十一月落成,換言之,兩校明年合併後,仍須留在舊校舍至少一個學期。 他透露,新校名「聖十架小學」是紀念成立五十周年的聖公會聖十架堂;「日修」及「靜山」將作為新校舍教學樓及廣場命名,成為集體回憶;校方亦籌建校史館,搜集兩校校章、學生手冊等文物永久保存,「我們希望即使合併,校友仍會覺得兩校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