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島東 情常在

(綜合報道)港島東的魚涌是香港開埠以後首個大型和規劃完整的私人發展工業城,隨煉糖廠、船塢等相繼落成,工業發展所須的大量勞動人口逐漸形成了設施完備的社區。後來隨社會大環境轉變,用地也逐漸改變了用途。太古地產義工團最近發起「尋找港島東的故事」口述歷史計畫,透過整合報章、照片等歷史資料,重繪港島東多年以來面貌變化的大圖景,更募集義工家訪久居港島東的長者,細訴他們的往事。 魚涌在尚未正式發展前,是開採花崗岩的石礦場,因此被命名為Quarry Bay。香港開埠之初,該區尚為荒蕪之地,人罕至。直到接近1900年始被開發,在接的一個多世紀裏,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 今日步過人來人往的太古坊,看見穿戴整齊的白領提公事包趕上班的場景,很難想像此地曾經矗立一大座煉糖廠吧。這座煉糖廠於1884年正式投入生產,由於位處魚涌的一個小海灣,煉糖廠便盡佔地利,在集水區出口獲得大量淡水以供生產,是為香港早期主要工業之一。糖廠營運生產近九十載,後來因公司轉營其他業務,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地段改建為太古坊,糖廠街此後再沒有糖廠,變成了一座繁忙的商業城。 香港作為優良的深水港,是修船的理想地點,魚涌也曾是大型船塢的所在地。船塢於1907年在糖廠東面落成,使該區地貌日漸變得多元化,但隨香港造船業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漸漸式微,船塢於1978年結業,改建為太古城住宅屋苑,成為許多打工仔夢寐以求的安樂窩。 地區發展除了有賴政府策劃和私人企業投資外,更需要社會上不同階層的付出。在歷史的宏大敍述以外,尚有許多充滿人情味的小故事。「尋找港島東的故事」口述歷史計畫中受訪的十五位老人家,久居於港島東不同的角落,對扎根之地存有濃厚感情。輯錄成書的《尋找港島東的故事》中記述許多能體現上一代人堅毅和不屈的故事,曾華便是其一。 曾華在船塢工作之初由維修學徒做起,負責檢查船底、操控撈機等工作,每個環節都追求極高的準確度,稍有錯失,隨時影響船隻平衡,引致意外。在職期間,他不斷增值自己,憑經驗,他看一看船身上的海水痕,便能判斷貨船有沒有超重。他的工作環境縱然惡劣,冬天時更要因應潮水漲退,於凌晨時分工作,甚至工作時只能赤裸上身,但曾華仍然刻苦耐勞地投入工作,及後獲提升成為領班。曾華的奮鬥故事只是萬家燈火中的一個例子。書中另記述了梁盛康因一時之失,差點令家園葬送火海的經歷。有天他在街上接到警察來電,才猛然記起家裏廚房爐頭還沒關上。趕回家以後,發現只是爐頭附近被熏黑,原來全賴鄰居嗅到燒焦味,及時發現並讓其六歲兒子馬上從氣窗爬進單位內關火,梁生家裏一切才能完好無缺。這次意外中鄰居的兒子機智勇敢,令他體會到鄰里守望相助的可貴,也促使他日後更珍惜鄰舍間的情誼。昔日人們對待工作的熱誠和摯誠的睦鄰關係,實在令人欣羨。 這次計畫透過各類社區活動、家訪和定期聯繫,讓東區長者得到關懷,也藉出版與展覽,讓大眾了解到港島東的故事,幕後功臣實在功不可沒。計畫特意集結老、中、青三個年齡層的義工,包括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長者義工、太古地產愛心大使、太古小學和香港小童群益會的學生義工,他們各自在計畫中發揮了不同作用。 參與計畫的長者義工Winnie十分有活力,也非常健談,「東區給我的感覺是長者很多,他們其實很需要我們的關顧。打從計畫開始,我們便經常打電話給長者們給予慰問,跟他們聊天,也會提醒他們天冷要多穿衣。過程中,我們也曾邀請他們到社區中心參加活動,做手工和健身操,到現在我們還保持聯繫呢!」參予計畫的太古代表Maggie說:「第一次家訪其實大家也比較被動,幸好有長者義工跟受訪老人家同聲同氣,為我們打開話匣子。小學生義工較有活力,熟悉以後就會主動跟彼此親近,以他們的童真打動老友記。我們中生代的義工主要擔當統籌的角色,作為大家溝通的橋梁。因為跟社會的聯繫比較強,人脈也較廣,我們可以向各方尋求各類的支援。」 社區發展,有賴人們付出體力汗水打拼,今天繁華先進的港島東,居住了不少當年的發展功臣,值得我們給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