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時》論遊行:港人在撒嬌

《環時》論遊行:港人在撒嬌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七.一剛過,特區政府再三表示會細心聆聽和積極應對遊行人士的各種訴求,但《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昨日發表社評,指七.一遊行已成為香港的「新傳統節目」,內地應更從容對待。社評形容部分港人,「故意用尖銳的聲音和行動刺激內地,以尋求他們的利益最大化,這其實是一種撒嬌」;認為內地無必要事事反應,亦不能因「懼怕」而「哄」香港反對派等輿論積極分子,切不能讓港人以為,內地有義務不斷向香港經濟提供具體幫助,以免港人往往把責任歸於中央政府。 今年七.一,逾十萬市民冒風雨走上街頭,提出政制、民生等各種訴求。《環球時報》昨日發表以「內地看香港輿情應更成熟從容」的社評,提及港人趁回歸日參加示威遊行,要求「民主」和「雙普選」等,但形容七.一遊行已成為香港社會「新傳統節目」之一,是「一國兩制」的重要表現,又指「香港如果沒有遊行反倒怪了」。文章指,只要內地適應香港政治制度的各種表現,「香港反對派的影響力就會自動弱化、降級,他們就會變成『正常的反對派』」,其影響力便會局限於香港內部,而不會對內地有影響。 社評特別提及,幾個人在遊行中揮動港英旗幟,不值得被沒完沒了地引申解讀,形容這事的意義是「廉價的」。它並指,因應一些政治極端口號便放大來看,斷定港人「離心傾向在增加」是輕率之舉。文章解讀,香港有激烈訴求是基於有較靈活的輿論層面︰「會催生出香港一些人故意用尖銳的聲音和行動刺激內地,以尋求他們的利益最大化。這其實是一種『撒嬌』,內地應當將它們看透,無必要事事反應,與之一來一去地互動。」 《環時》指,內地應為港創造保持繁榮的外部條件,但切不可讓港人留下印象,以為內地有義務不斷向香港經濟提供具體幫助,「那樣的事,香港一有事情做不好,終極責任就會歸到中央政府頭上,港人的怨氣就會往內地撒」。它並表示,「港人治港」的意義,包括了香港保持繁榮靠港人的奮發努力,自身問題須就事論事地解決。 文章認為,內地不能「懼怕」反對派等輿論分子而哄他們,而應對香港「出不了大事」有信心,「那樣一來,面對香港社會的各種表現內地就會更從容,更放鬆,我們就會發現並接受:香港本來就是這個樣子。」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表示,《環球時報》一向代表內地「鷹派」和民族主義的觀點,因此為香港七.一遊行這些「民主人權運動」定沒有好感,又認為香港民主運動會對中國添煩添亂,覺得中央不應太照顧香港,因此今次社評亦與這些民族主義的觀點一致。不過,他指《環球時報》始終非如《人民日報》的級別,相信其「不要太照顧香港」的觀點,並非中央已一錘定音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