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增探秘——香港別有「洞」天

針山礦場的礦洞內充滿積水,遊訪者不宜入內。

(綜合報道)你可能早已知道,香港開埠前曾經是漁港,但未必知道這個小城市曾有不少礦業活動,留下礦場遺址更是多不勝數,吸引不少愛探險者遊訪礦洞。然而,經驗不足者探礦時容易遇上意外,故最好由富經驗的專家帶路,更可聽聽相關礦業歷史的故事! 香港地有不少礦場遺址,例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盛極一時的「針山仁興礦場」,遺址便位於麥理浩徑第七段,即城門郊野公園附近的非郊野公園地帶。「這兒曾經是一個私人礦場,同時為全港最大型的鎢礦,全盛時期有超過二千人在這兒工作,包括採礦工人、文職人員等。」地球資源中心朱晉德及陳式立說。二人從事地質師工作,辦過幾次導賞團,帶隊實地探遊本地礦場遺址。 想感受針山礦場當年的境況,要先從城門水塘小巴站出發,一直走到水塘主壩,過壩後到麥理浩徑,轉入山徑小路,走過爛泥路,不消一會便到達破舊的人造石屎路及樓梯,望向叢林,便發現荒廢房子,「根據資料,這些房屋遺址是以往礦場的一部分,有的是辦公室,有的是宿舍。雖然現在已長滿高樹,房子也只剩下幾道石屎牆,但亦能想像到當時礦場的規模。」離開了樓房廢墟,便是一道由大小碎石組成的斜坡,「這種斜坡是礦場常見地貌,斜坡上通常會有一個礦洞,以前礦工會把不合用的碎石扔在洞口外,隨碎石增加便會形成斜坡。」說罷,朱晉德走到坡上,察看後拾起石塊,把兩、三塊交予陳式立。陳式立接過石塊,便拿出袋中的錘子用力一捶,便露出閃閃發亮的部分,「一般碎石都是火成岩或石英,很多都藏有少量鎢或鉬等化合物,只是含量不符合出產所需而放棄。」 看過礦石後,再次前進,不久感到涼風送爽,原來這是接近洞口的徵兆,「因礦洞的通風設計一定要做得好,所以每逢走近礦洞,必會感受到由洞中吹出來的涼風。」再行前幾步,果真看到礦場的三號礦洞,洞口在礦場關閉時已封好,只剩下一個小洞,「現在仍可從這兒進洞,但由於沒有抽水裝置,洞內已積滿了水,故其實不宜內進。」從洞外窺探,內裏情況多年沒變,就像時光倒流般,令人回想起昔日礦業興盛的歲月。 「香港開埠前,礦業跟漁農業一樣,是主要經濟活動。比如說,最多人認識的銀礦灣,以往便是出產銀的礦場,但其活躍時期早在明清朝間,因此並沒太多資料可考究。到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本地礦業興旺,當時從事這行業的人接近一萬!」 朱晉德續指,他與陳式立到過世界不同地方如哈薩克、馬來西亞等勘探礦場,繼而萌生尋找本港礦業歷史的念頭,發現本地礦場比想像中多,而且礦物種類豐富,「若是出產金屬原料的礦場,便有針山鎢礦、馬鞍山鐵礦及大嶼山銀礦等,生產石材的礦場則更多,基本上在維港兩岸都不難找到,像鯉魚門、安達臣道等都是較有名的石礦場,後者更開放至2013年底才停止運作!」 有趣的是,很多現時已停辦的礦場,倒閉原因都不是資源耗盡,而是無利可圖,以針山為例,它出產的鎢除可用於鎢絲燈膽,更可製成合金,對製造槍械十分重要,所以於鎢價急升的韓戰時期十分搶手,但戰後香港經濟轉型,加上鎢價下滑,礦場因而結業。至於石材方面,原來本港出產的花崗岩質素很高,放射性低,早年外國愛用作建材,及後混凝土開始流行,石礦場轉而出產碎石,相關方面的開採到近年仍有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