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飄色 製作花牌 學生認識本土文化

【晴報專訊】昨天是長洲太平清醮舉行的日子,其實家住長洲的年輕人,不一定對島上文化有深刻體會。佛教慧因法師紀念中學三年前開展「以區為本——長洲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究課程」,把文化納入課程,讓學生近距離認識戲棚、花牌、粵曲等,透過親自手作的體驗過程,關注身邊慢慢流失的文化和習俗。 課程由副校長朱劍虹策劃,在中三至中五的科目滲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朱副校任教中文和通識科,三年前首次把戲棚、神功戲及搶包山意義滲入學科,讓學生到西九看戲棚及到新光戲院看大戲,比較戲棚設計,考察在戲棚和戲院看戲的分別。 親身考察 他謂因長洲一年有三個重要節期:天后、北帝和太平清醮,都會在島上搭大型戲棚演神功戲,因此邀請了在這裏長大的名伶為學生導賞戲曲文化傳統。「他們透過親身考察,可以反思平時見慣的習俗由來,也會與社區人士接觸,增加對歷史文化的尊重及認同感。」他笑謂長洲遠離市區,不少習俗仍保留得較好,如視藝科曾製作的大花牌,現在上一代仍會為子女用花牌公告婚事。「可惜不少傳統手藝已式微,例如已沒有人再用腳踏製作蝦膏,而搭棚和打鐵的師傅今天幾隻手指已數晒。」 朱副校形容教學生文化如播種,也不知何時收成,但走出課室去理解,會有更多反思。現時該校在不同學科滲入文化元素,如早前靠近醮期,校方請區內專家在中三家政課教授製作平安包,高中的設計與工藝科會製包山架,物理科在戲棚量度噪音指數。他去年製作過大型花牌,感到最深刻。「我們由定主題、起稿、上色及拼合裝飾,共用了個半月時間。研究過程了解到以前通訊不發達,人人用花牌告示,故花牌色彩要很搶眼,多用紅和黃,而且標題要寫到好大隻字,很遠都見到。」 打鐵趁熱 太平清醮離不開飄色,今年學校首次有同學設計,及請到島上四代打鐵的黃成就師傅幫忙製作。視藝科同學梁詠琪、羅筠儀和何紫迎用了一個月搜集資料,設計宗教意識濃厚的飄色,詠琪謂故事中的服裝是採用日式神話人物設計,較為可愛飄逸。「採用民間故事吉祥天,下面的仙女主要用藍和白色包裝,呈現天空,她會手拿水殼及玉壺托起身穿袈裟的小孩,寓意釋迦牟尼出生。」她因翻看數十年前的飄色舊照,發現以前的飄色題材較傳統,飄色比現在高得多。「可能今天遊人太多不得不變矮,而題材上以前會用傳統民間故事。」 去年有份演出太平清醮話劇的黃嘉詠則欣賞黃師傅打鐵時的功架。「鐵要在最熱時立刻打下去定形,故明白到何謂打鐵趁熱。我感到看神功戲也很得意,因在後台會見到不同衣箱擺位,由當中的物件價值和位置已可推敲誰是主角及配角的衣箱,在戲棚文化中已反映粵劇界的講究排資論輩。」 撰文:胡麗珊 攝影:陳偉能 編輯:余佩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