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鬱女生有「情書」 月亮代表「我的心」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看 皎潔明亮的月亮,我曾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看 彎刀般的月亮,我曾覺得自己的生活就是失敗,就像殘荷缺月。」中四學生謝穎詩,以月亮的陰晴圓缺比喻自己患上躁鬱症的生命起伏。經過幾番波折,她靠着藥物穩定病情,卻因藥物過敏幾乎失去行動和寫字能力。今天她日漸康復,重拾筆桿:「我找回我的靈魂,即使要打這一場會輸的仗,都是值得。」 服藥治療 竟變行動不便 謝穎詩以雋永感人的文字,記錄她克服雙重病患的經歷,勇奪聖公會福利協會舉辦的「生命的情書」徵文比賽學生組冠軍。昨日她與四名同樣獲獎的「生命鬥士」走上頒獎台,分享他們對生命堅毅不屈的精神,勉勵大家珍惜生命,積極面對人生逆境。徵文比賽共收集到二百四十九份作品,當中五十六份獲獎項嘉許。 七年前,謝同學從廣州移居香港,生活上的不適應令她遇強愈強,更成為一個學習「狂人」;她一連參加十個課外活動,回家通宵達旦地複習,犧牲睡眠時間換來傑出的學業成績和課外活動表現。殊不知,五年前祖父母相繼離世使她深受打擊,成績一落千丈,陷入情緒低潮,出現幻聽和幻覺。她起初被兒科醫生診為抑鬱症,處方藥物不但沒有改善,病情更惡化。她媽媽把她送到廣州治理,確診為躁鬱症,在精神病院中度過一段艱難的歲月。 藥物使她情緒受到控制,但由於藥物過敏,她變得行動不便,連吞嚥、寫字和說話都出現困難,醫生對此束手無策。後來經過專家商討,她被診斷患上罕有的神經系統疾病「物質性共濟失調」,經「戒銅療法」——謹慎地避開含銅質的食物後,她的身體機能奇迹般日漸恢復。 經過三年的搏鬥,謝同學回到香港,也重回她闊別多年的中學。走過一段崎嶇的道路,她多次想過輕生,但最不捨的是與她相依為命的母親,決定與病魔奮戰。她感慨地說,過去只顧讀書,犧牲了自己的健康;今日學懂「享受生活」。她積極參與義務工作,探訪精神病患者、獨居長者和露宿者,更決心以成為臨牀心理學家為目標,期望以生命影響生命。 中學教師樂觀戰勝癌魔 獲學生組季軍的蘇泳堯和公開組亞軍的陳韻而,不約而同地因屬早產嬰而導致腦部缺陷,右半身的活動能力受損。陳同學更因為糾正天生斜視的手術失敗,令視力出現重影,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學習。縱使感到沮喪,她樂觀地面對命運的安排,更讓她感受到家人和朋友的寵愛。蘇同學也同樣積極,她從小受到不少醫護人員的照顧,今天可以過常人一樣的生活,她希望日後也可以從事醫務工作,照顧他人。 公開組冠軍廖銘輝是一名中學教師,過 不煙不酒的生活。五年前他發現患早期鼻咽癌,幸經過三十三次化療後康復。死神突然襲來,他縱感到徬徨和悲傷,未感到絕望,反而樂觀地面對。他輕鬆的回首抗癌路,「就好像感冒一樣,我也不過是患了一場病,然後康復了。」他現回執教鞭,更兼教倫理科,教導學生要明白生命的無常,珍惜當下,不要虛度光陰。記者 周健聰 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