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傑出教案 方潤華中學獲選

通識傑出教案 方潤華中學獲選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通識教育科教學範疇廣泛,教師須與時並進,香港通識教育協會早前舉辦「香港通識教案分享2012-13嘉許典禮」,從六十九份教案中,選出十二份「傑出教案」,藉以促進教師相互學習,Elsie知道,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中學的「青少年生活技能-抗逆力」為獲獎教案之一,三位通識教育科老師分享了他們的教學心得和困難。 為建立一個撰寫通識教案的平台,香港通識教育協會舉辦「香港通識教育教案分享」,今年參賽教師及作品數量均創新高,共有六十九份參賽作品,經三位來自大專院校的專家學者甄選後,選出十二份「傑出教案」。Elsie在頒獎禮上,認識了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中學三位教師,包括朱佩貞、學文及伍詠珊,他們製作的「青少年生活技能-抗逆力」獲選為「傑出教案」,伍老師稱,「大會把各校的得獎教案錄成DVD,分發給參賽教師,藉以提升我們的教學水平。」 老師朱佩貞表示,「通識科沒有特定教科書,教師需要摸索教學方式,並自編教材,我們選擇以單元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的題目參賽,因這單元是最早建立的校本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較深化。教案須具備四大重點,包括說明概念、應用例子、互動活動和課後評估。以這得獎教案為例,我們先運用時事新聞解釋何謂『抗逆力』,並播放相關短片如范徐麗泰在青年會上勉勵年輕人的說話,讓學生反思如何看待『逆境』。」 她續說,「下一步是『課堂提問』部分,師生討論『港孩現象』和『抗逆力』的關係,從而評估學生的認知程度,在課堂延伸部分,學生須以『現時與香港青少年相關的趨勢』為主題,搜集青少年問題如濫藥、沉溺上網等作匯報題目,最後為學生安排評核測驗,並派發問卷讓他們評估課程。通識科的教學空間較大,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資源,例如電影和歌曲,讓學生理解抽象的概念,提高他們的參與度。」 通識教育的教學方式多樣化,老師表示,「作為通識科老師,也要不斷吸收不同的教學方式,來自不同學校的老師所提交的教案,成為我們的學習榜樣,記得一位老師以不同國家的電影,深入淺出講解教學單元『全球化』,另外也要安排考察活動,讓學生走出天水圍見識外面的事物,譬如帶學生參觀屯門裁判法院、大澳、南生圍等,而老師也要抱教學相長的態度,多接觸社會議題。」 Elsie翻閱過其他參賽教案,課程內容十分互動和活潑,好像以流行電影《行運超人》引導學生思考逆境的處理方法,又輔以補充資料,說明「抗逆力」的定義,而學生也可自行選擇研究範疇,增加學習彈性。伍老師指出,既要引起學生興趣,又要平衡學業成績,老師必須爭取課堂時間,引導學生深入了解議題,也要安排試題操練,培養學生解題的能力。 「通識科沒有指定範圍,議題隨時事新聞變更,教師每隔兩周整合新教案,每周特設一節班際通識科,讓各班的學生一同討論和報告,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這科燃起學生對時事的關注,學生由不願意思考社會議題,現在懂得主動搜集例子,佐證自己的觀點,他們的組織力和溝通能力均有所提升。」 朱老師則笑說,「看到學生的成長,我的滿足感很大,學生在通識堂以外,也會走來問我有否看新聞,有時他們比我更關注時事,而學生的分析力,不止用於答題,日常生活上也能應用,好像學校近來容許中五級出外午膳,有些同學會提出政策的利弊。他們的進步,驅使我們提升教學質素,對於本港填海或內地食品安全等議題,我們也會受傳媒影響對事物的看法,但通識講求批判,教師更要謹記引導學生思考,兼顧正反兩面。」 她續說,「通識教育的內容隨時更新,教師樂於追尋知識,學生的言論也會挑戰老師既有思維,我們需要抱持開放態度,否則很難做到多角度思考,而且老師之間應保持緊密的合作,建立教學平台,集思廣益自能減輕老師的負擔。通識科的教學,看似很簡單,實際上老師的準備必須充分,否則教學會流於空談,更甚者站在課堂上啞口無言,學生更是無所得益。」 Elsie覺得,一份傑出的教案,給予師生清晰的課堂指引,學習效益自然增長。 若有任何家長關心的話題,歡迎報料。傳真:2798 2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