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史學家習史 跳出課本尋知識

今屆有近百名中學生撰文研習中日關係,圖為「全港中學中國歷史研習獎勵計畫」高級組優異獎得主。

(綜合報道)話說Elsie大女喜愛追看電視古裝劇,當中部分劇情雖為虛構,但亦從中引起女兒學中史的興趣,欲了解更多史實。就如今屆青年史學家得主和獲中史研習獎勵計畫獎的同學,她們皆從古代小說名著,及中國工藝品、建築設計,甚至歷史人物開始,學習和研究中國歷史,穿梭古今時空,把中史科變成趣味盎然的學科,有自己一套讀史心得。 Elsie知道,由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課程同學會主辦、教育評議會及《星島日報》等機構合辦的第三屆「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暨第五屆「全港中學中國歷史研習獎勵計畫」,早前在港大舉行頒獎禮。今年青年史學家獎同樣競爭激烈,Elsie在頒獎禮現場認識兩位從近五十人脫穎而出、獲選成為今年青年史學家的女生。 兩人不但在中學文憑試中史科奪5**,更對中史有濃厚興趣,幾乎通曉教科書內外的歷史知識。其中就讀中文大學中文系一年級的陳柔李,初小已閱讀《三國演義》、《兒女英雄傳》等古典小說,讓她認識大量艱深詞彙,提升中文能力,更吸引她深究歷史真相。 柔李至今仍看不少歷史古籍和人物故事,如錢穆的《國史大綱》、唐德剛的《張學良口述歷史》,亦收看古裝劇,「看劇集不止為娛樂,亦順便認識當時背景,故揀選自己喜歡的書和節目,可誘發對該段歷史和人物的興趣,想去再看史實,令修讀中史時較輕鬆,毋須只靠死記硬背。」 在研習過程,柔李亦曾感迷惘,她以前渴望從歷史尋找絕對真確答案,「但隨着成長、看過更多書籍,對人物有更立體的形象,便覺得歷史功過簿裏,無人完美,亦學會客觀批判事物及做人處事的道理。」即使柔李現主修中文,仍無減對歷史熱愛,「中文涉及古代文獻和古典文學,因要去考究古書真假和內容等,也好似中史。」她又在大學選修歷史課程,盼日後工作與史學有關。曾赴湖南考察毛澤東故鄉的她,有望可到北京故宮及不同博物館參觀,覺得在實地考察,與歷史很近,有一股親緣。 另一青年史學家得主曾曉紅亦從古迹、文物、園林建築等傳統歷史文化,想像當時背景和人物處境,發掘對中史興趣。她舉例,參訪孫中山先生的古墓,能發現設計反映革命精神和寓意,「我在教科書見過春秋戰國禮崩樂壞的樂器圖片,在博物館看到那個天鐘和大量陪葬品,便被震懾,能感受當時君主權力集中,歷史離自己很近。」 曉紅說中史科課程雖繁重,有不少數字和事件要背誦,但她均會先預習課本一遍,「理解因果關係和經過,考試時能寫出論點,比記數字更重要。」她又認為中史並非僅為科目,更是中國的根源,「讀歷史是保留自己國家文化的好方法,可傳承下去」,故她也覺得要新一代傳承,不能單靠官方呼籲和活動,要先令他們接觸國史,衷心喜歡中國文化,保持此熱誠。 選擇升讀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及法律系的她認為,法律也有「無徵不信、孤證不立」的歷史研究精神,並有感今天社會事件亦會成歷史,反思古今變化,與現實生活緊扣,「即使日後職業與史學無直接關係,歷史也是我的興趣和精神世界很大寄託,會影響及與身邊人分享。」 除了青年史學家,Elsie知道「全港中學中國歷史研習獎勵計畫」,亦鼓勵中學生撰寫與中史有關文章。適逢今年是甲午戰爭一百二十周年,大會要求參賽者以中日關係為題自由發揮。今年分別有兩人及一人奪初級及高級組一等獎,其中就讀樂善堂顧超文中學中三的蕭嘉倩便獲初級組一等獎,她就從商貿角度分析中日甲午戰爭至今的關係,認為經濟層面能如實反映兩國變化。她說過程獲不少老師協助,亦多看此段歷史的資料。 她同Elsie講,對中史興趣源於家人。嘉倩爺爺以前是軍人,不時與她分享當時打仗抗戰故事,令她開始思考古今人們生活狀況變化。她自小愛流連圖書館,在歷史書的角落樂而忘返,至今每周末也抽空借閱書籍,每周看至少三本課外書。「教科書資料不夠全面,除了從帝王角度代入,我會再翻查該段歷史的其他故事,吸收多方面知識,又會留意服飾、民生等,更全面看國史。」 就讀中三的她最近正研習近代史,又追看《明朝那些事兒》,並與志同道合同學課餘辯論歷史觀點,「中史並非應付老師和死背,而是清晰明白歷史的來龍去脈,才覺得有趣。」 Elsie同主辦單位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課程同學會會長何漢權傾過,他說近年教育改革,令中史科被淺薄和政治化,文憑試報考該科人數連年下跌,學界亦較少文史獎項,故該會多年籌辦獎勵計畫和考察團,培育新一代研習中史興趣,及在大學修讀相關科目。他又說,過往幾屆比賽反應熱烈,師生備戰認真,「作品資料充實,同學的思維愈見開闊。」 Elsie覺得,小朋友可從不同途徑切入學習國史,就如三位得獎者,自幼培養對中史興趣,懂得鑑古知今地研習歷史,讀中史自然得心應手。 若有任何家長關心的話題,歡迎報料。傳真:2798 2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