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影像印「紀」——映照社會題材

香港影像印「紀」——映照社會題材

(綜合報道)如紀實攝影一樣,紀錄片是映照社會的一面鏡子,要記錄香港,用影像說故事,怎麼少得紀錄片的分兒?雖然紀錄片一直不是本地電影界主流,但近年香港好的紀錄片似乎愈來愈多,好像張經緯的《音樂人生》、《一國雙城》等作品,都廣獲好評,而卓翔的《乾旦路》、陳安琪的《三生三世聶華苓》,題材獨特,也得到各界關注,還有即將舉辦的《華語紀錄片節2013》,迄今已是第六屆了,今年港產紀錄片特別多,讓觀眾追隨導演的步伐,特寫港人足。 紀錄片反映現實一面,有些人覺得是沒有明星參演的「爛衫戲」,娛樂性不高,較少影迷識貨。但本地市場不大,采風電影創辦人、紀錄片導演張虹,認為這只是香港的情況,世界各地不少地方的紀錄片,同樣很受歡迎,「其實香港很難培養紀錄片的氣氛,人們只講錢、很短視,覺得紀錄片眼的社會、民生議題,跟自己沒有關係。」她稱紀錄片觀眾,有些是影癡,有些覺得跟主流電影不同,鏡頭捕捉的畫面,跟現實生活密不可分,因而對紀錄片情有獨鍾,而談到歷史,她稱紀錄片可是比劇情片更悠久,早期電影寫實拍攝色彩濃郁,也可以說是紀錄片。電視台也一直有製作紀錄片式節目,但跟電視劇一樣,要求淺白易明,這跟在戲院看到的紀錄片不盡相同,導演在發揮上相對沒那麼大。 張虹覺得近年本地紀錄片的確普及了,好像張經緯冒起,憑《大藍湖》聲名大噪的曾翠珊,亦拍過紀錄片《河上風光》,新片《冷雨盛夏》或許成了《華語紀錄片節2013》焦點。若以采風開辦的課程為例,參加人數亦愈來愈多,早前在長洲舉行為期七天的《紀錄片大師班──青年訓練營》,反應熱烈,學員質素都很高,他們的創作成果《長洲誌》,也將於《華語紀錄片節2013》放映。觀眾也有年輕化趨勢,好像《華語紀錄片節》,早年觀眾的年齡層介乎三、四十歲,近年則多了一些年輕男女進場,這跟近年港人愈來愈關心社會、政治,不無關係。《華語紀錄片節2013》的放映地點,如香港科學館演講廳、香港太空館演講廳,都是政府場地,「戲院租場太貴了,我們付不起錢,但政府場地也多人競爭。」放映場地難找、戲院不足,也是紀錄片的困境,雖然如此,《華語紀錄片節》已經連續辦了六年,「前景真的不明朗,沒有資金的話,下年就辦不成。」 觀乎兩岸三地,以台灣的紀錄片製作最成熟,質量充沛,近年轟動港台文壇與電影界的「我們在島嶼寫作」系列、《不老騎士》等等,都有極佳口碑,得到政府支持和資助,拍的人多,看的人亦多,市場不大的香港,似乎處於弱勢。張虹接說:「但質素不是相差很遠,只要用心追趕就可以了,我們可以做得更好。」至於內地因為政治氣候問題,紀錄片大多不是正式開拍的,亦沒有正式放映機會,但獨立導演卻生機勃勃,雖然質素參差,但勝在題材廣泛,而且偏向爆炸性,在國際影展上往往迴響甚巨。 內地導演應亮,也指出內地因為社會有不少事情發生,所以紀錄片的數量很多,「但流通上是非常差的,你拍影片可能會被人抓,電影節也經常被取締,但幸而目前仍沒有影響創作。」了解本地影壇的他,羅列出舒琪的《沒有太陽的日子》、張虹的《中學》,都是好的紀錄片作品,但他覺得雖然香港拍紀錄片的人比以前多,但觀眾太少,放映亦不足,「香港的拍攝材料那麼豐富,紀錄片數量還是不夠的,好的就更少了,好像張經緯的《音樂人生》、卓翔的《乾旦路》等,但幾年下來只偶有佳作,太少了。」他表示台灣觀眾有看紀錄片的習慣,社會上也有評論紀錄片的氛圍,有一個相對良性的環境,資源也比較充足。 應亮現於香港演藝學院、采風任教電影,他指當年輕人明白到拍攝能讓自己對生活、社會加深了解,自會發現紀錄片是很有趣的,但問及他們會否繼續創作,應亮苦笑起來,「很難呢!畢竟拍劇情片才能找到工作,紀錄片的前景似乎仍然暗淡,只是一個學習過程而已。」要推動紀錄片,他覺得采風舉辦《華語紀錄片節》、工作坊,的確帶來小影響,「但大影響始終靠政府推動,譬如增加資源。」現時《香港流動影片製作比賽》設紀錄片項目,歷屆《鮮浪潮》和《ifva》,都不乏紀錄片得獎,而後者亦有名為「香港短片新里程」的香港短片參展資助計畫,資助短片製作人參與國際影展及比賽,但對紀錄片創作人來說,資源是否足夠呢? 雖然紀錄片非創作主流,本地氛圍也不是很好,卻仍然有年輕人勇於挑戰。梁浩倫以鏡頭對準九十歲雪糕伯伯黃廣的《勞師來施》,除了榮獲《第六屆香港流動影片節》紀錄片金獎及榮譽大獎,以及《2012台北國際數位內容設計競賽》銀獎,還參與康城、倫敦、雷根斯堡、台北、北京等地多個國際影展,說起來,梁浩倫只是一位九十後的小夥子。他覺得現在科技普及了,所以拍紀錄片的人增多,而近年香港社會政治氣氛濃郁,有志通過鏡頭記錄的紀錄片創作人,也愈來愈多,但他擔心拍攝傾向單一化,「講政治的,是否一定要拍遊行?如果觀眾對遊行沒有興趣,可能就會卻步。」又或者看的人,只跟該導演處於同一陣,未能擴大圈子,「如何讓更多人欣賞作品,這是導演應該多加思考的問題。」由於是學生作品,他笑言各地都有許多放映機會,而且需要資金不多,《勞師來施》便只拍了一天便竣工,「相對劇情片,紀錄片所費較低,採訪人物,街燈就夠了,連打燈的錢都省下來,一個人都做得來。」但他指拍紀錄片新意很重要,沒有新觀點,就沒意思了。「而且一定要有質素,在影展、比賽獲獎,你才有獎金,否則真的沒有回報,也鮮有投資者開拍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