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關節錯位變長短腳 「拗柴」可致多種長期炎症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俗稱「拗柴」的踝關節扭傷有機會引致其他關節錯位,引發腰痛、坐骨神經痛,甚至尿頻。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最新研究發現,逾九成拗柴人士同時患骶髂關節錯位,出現不同程度的長短腳,導致下肢多個關節因長期受壓不均而發炎。有中醫師建議,醫生治療拗柴時,應檢查病人的骶髂關節是否錯位,盡早矯正。 記者:楊嘉莉 浸大中醫藥學院及香港中醫骨傷學會○九年六月至一○年八月間,研究二百三十一個拗柴病例,年齡介乎二歲至八十五歲,發現九成一患者同時有骶髂關節錯位現象,並出現不同程度的長短腳問題。 該院臨牀講師孫鋒解釋,一般人拗柴時,肌肉會產生拉力,連接盆骨及脊骨的骶髂關節須透過移位,才能釋放此力,從而維持身體平衡及避免腦震盪,但此保護機制有機會導致關節錯位。 須以推拿配合藥療 孫醫師表示,骶髂關節錯位令患者下肢各關節受力不平均,除令扭傷部位的關節軟骨持續磨損,難以復元外,亦可能使其他關節長期發炎,走路稍久便會感到膝痛、腰痛等,嚴重者更會發展至坐骨神經痛或麻痹,甚至影響盆腔的交感神經,刺激附近的膀胱,引致尿頻,情況可持續十多年。 目前,治療拗柴主要針對扭傷部位用藥,孫認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未能根治問題,建議醫生在診治時,應留意患者是否有長短腳,如發現有骶髂關節錯位情況,應盡快以推拿手法糾正,配合藥療,消除因軟骨磨蝕引致的炎症。 五十九歲的何先生年輕時熱愛行山、踢足球等運動,多年來經常拗柴,但多數只自行塗藥酒,或等待患處慢慢復元。五、六年前起,他開始受腰痛、背肌抽筋及腳痹等問題困擾,連續站立或走路五分鐘已不適,三個多月前就醫,發現右腳較左腳短約十毫米,照X光後確診為骶髂關節錯位。 他透過不斷接受推拿,堅持每天做「飛燕點水」等動作,每次至少三十至四十下,讓全身肌肉拉緊再放鬆,鍛煉肌肉的平衡力,疼痛情況終改善,連續站立二十分鐘也不覺難受。 成年人拗柴尚懂得自理,孫鋒表示曾接觸多個小孩拗柴個案,因不懂表達痛楚,到後來骶髂關節錯位影響日常生活,家人才察覺問題嚴重。孫說:「一名十三歲小孩從七歲起有尿牀問題,家人一直以為只是小朋友壞習慣,後來診斷出源於骶髂關節錯位;又有一位學芭蕾舞的女童,一天突無法做一字馬動作,母親才得知女兒曾拗柴,求醫後發現須矯正骶髂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