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剩食為價值



自從上回筆者得到高人指點,輕輕鬆鬆令一盤吃剩的三文治變成午茶美點後,除了提醒自己要落力做運動減肥,亦令我再想起香港的廚餘問題。聯合國糧農組織報告指,全球每年有13億噸糧食遭白白浪費,相等於整個非洲亞撒哈拉地區的糧食產量。香港的情況一向嚴重,廚餘佔堆填廢物高達40%,即平均每天超過3千公噸。怎不叫人心疼!


有批評指港人眼闊肚窄,也有批評指餐廳的運作流程草率浪費,但縱觀身邊友人,不論是資深食家,還是開餐廳的朋友,均相當「有衣食」,力求避免浪費;傳媒近年亦報導不少有心人出錢出力推動食物轉贈和廚餘回收,何以香港的廚餘量仍遠較周邊地區 (例如台灣、南韓等) 為高呢?有酒店業界朋友道出了當中困難:「最難控制的是衛生風險,尤其是轉贈予長者、學童的,要確保運送過程的衛生,而且適合他們食用,難度與成本均很高。我們背負公司聲譽,萬一出了什麼狀況,也擔心公司會被追究。」他建議政府應更主動擔任橋樑角色,聯繫受助機構,並為願意參加的食肆提供更多配套和保障。

至於廚餘回收,陸續有食肆、商場和屋苑加入回收行列,以廚餘機製成花木養分的肥料,供花圃園景使用,然而,要進行大規模和有系統的回收,仍有不少限制和困難需要解決。我們與業界交流時,就不時聽到他們反映香港廚餘產生的肥料鹽份太高,不太適合種菜,反而較適合加工為魚糧,由於氣味不大,只需風乾廚餘,壓成細粒,更可轉銷內地。可惜現時廚餘機成本高昂,大容量的每部月租逾萬元,電費數以千元計,仍未計管理成本;若說售價更高達十多萬至三十萬,對中小型商場或食肆而言,實在難以負擔。但若政府能分擔一半,津貼各大屋邨、商場增設廚餘機,相信業界有更大誘因參與。

南韓推動廚餘回收的成效很值得我們參考,以首爾為例,整體廚餘回收率高達90%以上,再造成品用途廣泛,包括動物飼料、肥料、生物柴油等。有人形容,垃圾其實只是放錯位置的資源,期待新一年施政報告提出明確藍圖和更多鼓勵性措施,協助業界解決困難,支持回收業的發展,設法將所有淨餘物都放回「對的位置」,重新化為有價值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