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創意一點「獨處」空間



不少年青朋友說常希望創業,間中也聽到有跨國企業的年青才俊,不惜放棄百萬年薪,為的就是要一手一腳,栽培剛剛萌芽的自家品牌。

香港人參與創業活動的比率偏低。根據2009年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關於香港及深圳的專題報告顯示,香港只有3.6%成年人口有參與早期階段的創業活動,遠低於國內的18.8%;而擁有企業(多於3.5年)的港人更只佔2.9%;與2007年和2004年比較,本港的創業活動率更大幅度下降。可惜報告未有香港專題的新版,否則可以了解一下最新的情況。

從不少年青創業者口中,筆者也略知其創業之難:大家總說要用藍海戰術,創出獨一無二的產品或商業模式,而不是拼價格。好了,大家日以繼夜開會「度橋」,但市場競爭激烈,真正創新又可以賣錢的業務又豈是說有便有?結果計劃半途而廢的居多。

華爾街資深企業顧問蘇珊‧坎恩(Susan Cain)的著作《安靜,就是力量》 (Quiet: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t Stop Talking),或者可以給大家一些啟示。大至跨國企業,小至大學生年宵攤位,不少人都堅信集體創作,就可以孕育創意。這也就是著名廣告人Alex Osborn所提倡的腦力激盪 (brainstorming),相信做過group project的年青朋友都不會感到陌生。不過,坎恩在參考過許多心理學家的研究之後,發現brainstorming之中,由於討論者互相影響,建議往往十分雷同;亦由於擔心被人質疑,人會傾向收起天馬行空的想法,轉而交出最四平八穩的答案──也就是最沒有創意的答案。

安排得當的討論始終對集思廣益、剔除有問題的建議,以至建立團隊精神是有幫助的,但太密集的會議反會造成精神疲勞,間接扼殺創意。筆者一位開設廣告公司的朋友,自從把每星期三次創作會議的其中兩次改為午後小休之後,發現員工的創作力大大提升,不少客戶讚不絕口的設計,更是員工在外出買下午茶時無意想出來的!

創意往往是需要靈感和空間造就的,創業者和團隊一起brainstorming之餘,不妨偶爾讓大家做做獨行俠,說不定下一條「千億好橋」就是由此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