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區照片之外



沿著已光煇不再的舊區街道閒逛回家,差不多每天也在這裡匆匆走過,上班下班,買菜吃飯,已忘了多久沒有在這熟悉的社區遛達了。原來街頭的廟宇近年重新修葺過,街裡尚有為數不少的五金舖、物流公司、雜貨店,可是更多的是已被收購的舊樓與吉舖,人流稀疏,顯得有點冷清。半路上,有一列近十年落成的屋苑,井然有條,感覺煥然一新。

碰巧這時有一個社區導賞團在駐足觀看,導賞員說:「以前這條幹道以外就是海邊了,對出的土地都是填海得來。這裡對出就是碼頭了,可是現在已蓋了高樓,遮蔽了不少。」小時候踏單車到碼頭看風景的印象立即浮現;到了一列戰後舊樓前,導賞員續說:「這些樓宇全被『以人為本』的市建局收購了,但仍有住客掛出要求「原區安置」的橫額,斥責市建局的安排失當......」,這時一位男團友展示剛拍到的照片,興奮地說:「十八元理髮,我真的未見過這麼便宜。」說時遲,那時快,一位「維園阿伯」在旁指罵舊區有甚麼好看。

回家後對所見所聞想了一會,重建與發展總有它的好處吧?!翻了翻資料:該填海地共興建了4條公共屋邨與多個私人屋苑,提供了數以萬計的住宅單位;而市建局委託了港大對這批受重建影響的居民作了追蹤研究,87.5%的自住業主能在原區繼續居住,大部份居民在3-6個月後都逐漸適應新的居住環境;而受訪居民表示,在遷居後求診的次數大幅減少,生活條件改善了,心情也平伏坦然。

社區文化、鄰里感情,隨年月一點一滴的累積,是金錢買不到的東西,若然任由它隨著重建而消失,不單令人唏噓,也是社會的損失,但眾多活生生的例子告訴我們,舊區重建確實對居住環境和生活質素帶來改善。重建從來不是一磚一瓦的工作,也是歷史的傳承。日後大家在「懷緬」與「觀賞」的同時,不妨為這份傳承工作多留點空間及意見,讓我們的社區真的「以人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