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出巡說「微」字

八月十一日,梁振英出席天水圍地區論壇,市民須輪籌入場。梁振英開腔,否認今次到元朗出席論壇是做表演,透露上任一年多以來,曾「微服出巡」元朗與天水圍十多次,包括幫襯區內的「粥粉麵飯」食肆,又帶女兒到區內的圖書館。

古時交通不便,也無電視新聞,地方上的民眾不能辨認縣令、郡守甚至皇帝,故此官長可以微服出巡,即是不穿官服巡查民間,混入市井,體視民間疾苦。自從羅斯福總統在一九三三用電台廣播「爐邊閒話」(Fireside Chats)總統清談節目之後,元首與平民的距離拉近。有了電視之後,例如甘乃迪的就職演講,元首更是人人認得,微服就沒了隱藏身份的意義。

現在梁振英特首即使不是口碑載道,樣貌也是人人認得,他不穿西裝去地區訪問,是微服出巡嗎?任他戴了面具、換了聲線,人家也認得他的愚昧吧。真要親民出巡,也是便服出巡、輕裝視察而已。

微服出巡的微字,是意思微妙的古字。微字原本指昏暗不明,如《詩經·小雅·十月之交》:「彼月而微,此日而微。」謝靈運《石壁精舍還湖中作詩》:「出谷日尚早,入舟陽已微。」清晨太陽初升,光照微薄,叫熹微。陶淵明《歸去來辭》:「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微字引申為隱匿,這就是微服出巡的微字的意思。《說文解字》曰:「微,隱行也。」《左傳·哀公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縊,其徒微之。」

再引申為隱藏身份,暗中行事、秘密出行,如「微行」。《漢書·卷四十五·伍被傳》:「淮南王陰有邪謀,被數微諫。」柳宗元《童區寄傳》:「童微伺其睡,以縳背刃,力上下得絕。」

微服的典故可以上溯於春秋之際,禮崩樂壞而攻戰不止,即使名士孔子也落荒而逃,微服以掩人耳目。《孟子·萬章下》曰:「孔子不悅于魯衛。遭宋桓司馬,將要而殺之,微服而過宋。」古代各階級有特定服飾,隱藏平時的服飾,叫微服。大丈夫出行,必正其衣冠,若是微服,就是不能以衣冠示人,這是亂世之徵。

當今之世,官員不時以便服親民,已是西方民主社會的慣用禮儀。香港前總督彭定康不穿殖民地官服上任,也輕裝巡察,從未說是微服。梁振英卻多次強調自己微服出巡,是說香港已經禮崩樂壞,長官也要微服而行、掩人耳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