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區選必須投票?

四年一度的區議會選舉又來了。最近Facebook不停出現那些「當年今日」的newsfeed,提醒我四年前原來已進入了選舉期,開始有一些海報、橫額、單張等宣傳物資。

四年過去,這屆區議會的任期也差不多完成。即使區議會會議實在很沉悶,但這個位置能夠發揮的改變著實仍然不少。

這屆區議會選舉,終將委任制度取消,政府不能隨意安插喉舌進入議會,扭曲議會聲音。故此,選民投下的每一票,將更直接反映在來屆區議會的組成中,要透過代議政制,讓自己的意見在議會呈現,區議會選舉將是最有效和直接的法門。

很多人會覺得,區議員時常關注的都是些雞毛蒜皮的事。對,這是我們工作的一部份但也有區議員選擇除了瑣碎小事外,也著力研究社區內的規劃、交通、環保、環境衛生、社區參與等各個不同範疇的事;亦有區議員在不停挑戰和衝擊既有的制度,希望能為區議會「充權」,從因循的政府部門手上一點一滴地爭取及發揮更大影響力為市民謀更大的福祉。

這幾年的區議員生涯,也不停跟黨友挑戰著這個制度。

那些明明影響整個社區但從來都不願讓區議員參與的工作,我們都硬是要涉獵及插手要求區議會應有其影響力。簡單如興建地鐵時的地盤聯絡小組、地政總署的未批租官地是否要圍網、食環署的清潔服務合約詳情、民政署代區議會聘請人手的條款待遇等,我們都鍥而不捨地不停嘗試介入。

我們也嘗試以區議會資源跟進社區問題,不欲區議會撥款一天到晚都是送到嘉年華會、粵曲活動等地方。例如以25萬撥款在鴨脷洲推行「玻璃回收島」計劃,九個月便已回收到113公噸玻璃,遠高於同期政府在南區其他地方的回收數量。

舉出這些例子,是想告訴你為何區選必須投票?

只要區議會內有足夠希望突破制度的人,只要這批人能夠成為多數,還是有很多對社區改革可以進行,可以讓選民真的在社區當家作主,決定社區的未來。

在區選投票,一起扭轉社區事務的格局,是我們每一個都能夠做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