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or Not to be

寫專欄這回事,有時候會很矛盾。明明有些題目真的寫了很多很多,但礙於社會時勢不斷發展,而且我是政黨副主席身份,感覺自己有種責任要將相同的題目也再寫多幾次。好像去年的佔領運動,11個星期裏,這專欄有9篇相關的文章;又例如政改方案,最近8個星期也已經有5篇文章。

過兩天政改方案就在立法會表決,不寫政改、不盡最後努力去說清立場和投票理據,有種失職的感覺;但亦老實說,我為這次政改寫的文章、接受的訪問都已經很多,沒有甚麼新觀點我想再寫了。最後還是決定把心一橫,寫寫其他題目,不再重覆又重覆了,待政改表決後才算。

今天又想跟大家分享在地區工作裏的一些見聞。

有時候,會發現做前線的社區服務做得久了,會比較容易「看透世情」的。很多個案,看見案主們面對的困境時,是很想很想去為他們尋找方法去解決問題,卻會被很多政府政策左右而無法做到;又有一些個案,看上去其實沒有很大的難處,但他們很懂得去鑽政策漏洞、並尋找不同「協助」,往往亦因而得到理想結果(誠實也好、精叻也好,基本上無分國族背景)。

社會一直教導人要勤懇做事,要誠實做人;現實社會卻是典型的練精學懶型才最受益,「忠忠直直」換來的就往往是無止境的等待與無助。在地區做個案,看見這些差異、看見誠實的人最後會虧本;而我一方面無法為其改善處境,亦不可能勸他說做人不要那麼誠實,但這些人卻也是最會體諒別人無法協助他,我心裏有說不盡的悲哀。

與政府或不同機構交手,有時也想做個合理的人,跟人有商有量、透過討論和尊重去解決問題;但卻也常有痛苦經驗,發現原來做好人是不會有好結果的。你跟別人好聲好氣,別人卻跟你死拖爛拖或答些無稜兩可的答案;反而發發脾氣,有時狠狠地去批評責罵一頓,反會很快獲得重視與實際跟進。

看透了這些世情,最後The Question to Ask 都仍然是「To be, or Not to be (a jerk)」。有時候,過不了自己就是過不了自己,不能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