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季來臨

熱帶氣旋鯨魚六月在南海形成並登陸海南島後,華南沿岸再次受副熱帶高壓影響,酷熱天氣重臨。但西太平洋天氣卻相當不穩定,預報顯示可能有二至三個熱帶氣旋形成。

熱帶氣旋形成需要一定條件,例如溫暖的海水,地面逆時針旋轉的風,及高空微弱風切變等。此外,大氣環流變化亦會引發或壓抑熱帶氣旋發展。科學家早在1971年發現,熱帶地區的大氣環流有一個周期為3060天的變化,由印度洋向東進入太平洋,再橫過太平洋進入大西洋。期間對流活動會變得活躍,形成雷暴並引發熱帶氣旋發展。這個變化稱為Madden-Julian OscillationMJO,又稱季節振盪。

換句話,熱帶氣旋的形成是有周期的。平靜了一段日子後,會突然變得活躍,然後又平靜下來。而西太平洋與大西洋的周期剛好相反,西太平洋熱帶氣旋活躍時,大西洋會沉寂下來,反之亦然。

MJO 由西向東移動,速度約為每小時1530公里。MJO活躍與否可利用地球同步衛星監測大氣向外發出長波輻射OLR的變化來判斷。下圖為OLR隨時間的變化,藍色地區代表長波輻射減少,對流活動增加,屬於MJO活躍地區。紅色地區則代表長波輻射增加,對流活動減少,屬於MJO不活躍地區。MJO活躍地區由西向東移動,引發熱帶氣旋在區內發展

GFS集合預報顯示與MJO有關的大氣長波輻射變化。藍色區域為MJO活躍區,引發熱帶氣旋發展。(來源: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 NOAA)
GFS集合預報顯示與MJO有關的大氣長波輻射變化。藍色區域為MJO活躍區,引發熱帶氣旋發展。(來源: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 NOAA)

熱帶氣旋的移動受副熱帶高壓覆蓋的位置及強度影響,當副熱帶高壓增強並西伸,熱帶氣旋便向西移動進入南海;當副熱帶高壓減弱並東退,熱帶氣旋便向北移動趨向日本及韓國。此外,假如近距離有兩個熱帶氣旋形成,他們亦會互相牽引,影響彼此移動方向,稱為藤原效應,常常令預報出現較大偏差。

目前西太平洋有多個低壓區,其中一個已增強為熱帶氣旋燦鴻,而在其東面及西面的兩個低壓區亦有機會發展。由於西太平洋的熱帶氣旋活動將變得活躍,計劃外遊或公幹的朋友要留意天氣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