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斯、港劇與電視市場



上週二筆者寓所樓下一陣騷動,原來英國廣播公司第一台(BBC1)大熱劇集《新世紀福爾摩斯》(Sherlock)在咖啡店旁進行第三輯的拍攝工作,預料年尾首播。此劇在全球大受歡迎,《泰晤士報》更曾指中國中產家庭的其中一個特徵,就是愛看此劇。咖啡店作為劇集重要場境,每天都有不少遊客慕名前來拍照留念。

事實上,英國電視節目百花齊放,各有龐大粉絲群。英國獨立電視台(ITV)的《加冕街》,1960年首播,是世界上最長並仍然在拍攝並播放的肥皂劇,穩坐黃金檔;第四台(E4)的《切爾西製造》角色因應演員實際背景建構劇情,顛覆真人騷節目定義。

另一邊廂,香港節目質素飽受批評,大台劇集被批反智膚淺公式化,偏偏觀眾邊罵邊看。罕有黃金檔收視滑鐵廬,死因正是太艱深、看不明。二台早已缺乏自家製作,更慘不忍睹。有新台拍下很多劇集,但還未獲發牌,播映無期。



香港電視業如此困境,很難不與欠缺競爭有關。不計收費台,世上只有兩個台的地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統計,有21個。除了香港,還包括非洲的盧旺達和馬里。

英國由1936年首次廣播直至80年代初,也曾經只有兩間電視台。隨著戰後電視越趨普及,加上衛星廣播技術出現,政府決定引入競爭,電視台增至四個。1990年11月,廣播條例正式通過,英國政府大幅解除對電視市場管制,正式進入自由競爭年代。跟據國會2010年資料,英國現有10間大電視台,250間廣播公司,多達1,100間獨立製作公司。市場多參與者,要留住觀眾,節目質素毫無疑問是主戰場。這恰好解釋為何英國電視節目種類、內容、題材層出不窮 - 不夠好看,英國觀眾還有很多選擇。但坐在香港電視機前的你呢?

發牌與否也影響觀眾質素。傳播學有一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概念,泛指受眾取用媒體中的資訊、理解及製造信息的能力,當中包括大眾能否分辨劣質內容。英國早在1930年代已開始發展相關教育,在香港則甚少聽到相關概念。一台獨大,發牌無期,觀眾無從比較、無從思考,令人實在不能想像有任何因素,能提高香港媒體素養水平。

Tanna Chong
倫敦大學學院國際公共政策碩士生
駐倫敦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