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繼續「育養海岸」

Photo Credit: © Isaac Yip / WWF-Hong Kong
Photo Credit: © Isaac Yip / WWF-Hong Kong

2012年的膠粒事件,兩個月前的石澳鶴咀垃圾灣考察,相信有留意熊貓會動向的朋友依舊記憶猶新。意識到香港海洋污染的嚴重性,我們和六個合作伙伴在去年夏天展開「育養海岸」計劃,以科學方法保護香港極具生態價值的海洋棲息地。隨著首年計劃結束,第二年活動亦已在76日正式啟動。

根據第一年「育養海岸」計劃調查的初步統計,綜合紅樹林、泥灘、沙灘和岩岸等岸上生境的海洋垃圾中,塑膠比例平均約為六成;與漁民合作打撈的海上垃圾,塑膠比例更超過八成;至於在香港未曾廣泛研究的海底環境當中,塑膠垃圾亦佔六成左右。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項目經理(育養海岸)楊松頴認為,這正正反映即使是一般市民平時難以接觸的水下環境,亦正受塑膠垃圾嚴重威脅。垃圾長期積聚在海洋或海床,除破壞生態及影響漁業資源,污染物亦有機會被海洋生物吸收,循食物鏈不斷累積,最終影響市民健康。

為了更全面掌握香港的海洋垃圾情況,第二年「育養海岸」計劃涵蓋的育養地點更由去年27個增至34個,新增地點包括大澳、水口、西貢白沙洲、谷埔、小欖及南丫島北角及南丫島深灣等,每個育養地點均極具保育價值。例如水口為馬蹄蟹的重要棲息地,深灣是香港唯一經常有綠海龜產卵的地點,但這些海岸生境同樣長期面對海洋垃圾威脅。

雖然計劃獲得政府和多個團體大力支持,但最終目標是希望推動市民以行動關注海洋未來-培訓「公民科學家」義務協助和推廣保育訊息正是一大重點。有見及此,第二年「育養海岸」計劃將與「共享創意」平台「徑‧香港」(TrailWatch) 合作,於該監察郊野破壞情況的手機程式上,新增「海洋垃圾」欄目。市民若發現海洋垃圾黑點,可用手機拍攝,再透過該程式上傳至共享平台,並於地圖中標記位置及記錄污染詳情。只要大家齊心協力,自然可以育養出更美、更健康的海岸。

 

有關「育養海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