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後「霧」險家——推廣環保降溫法

香港霧業創辦人劉浩超(Gilbert)

【星島日報報道】年輕,對於現年三十歲的劉浩超(Gilbert)來說,或許是實現夢想的最佳本錢。初出茅廬的他遇上為環境降溫的霧氣系統(Water Mist),萌生創業念頭。儘管對霧業一竅不通,抱着「後生不怕輸」的心態,七年前創辦香港霧業,日前接受記者訪問時,分享成為「霧」起之秀背後的種種辛酸。 提及開業的動力,Gilbert回憶道:「那時二十多歲,要是失敗了,便當是放一年Gap Year。不過是輸一年,又不是輸不起。」萬事起頭難,他憑幹勁將問題一一解決。「記得一開始拿了一套機,卻安裝不了,發現在香港大部分零件都買不到,只能訂購。」光是採購高質零件,他足足花了三年時間。除硬件,軟件問題亦很多。Gilbert之前從事防盜板的銷售業務,所有安裝工程都交給師傅負責,認為安裝霧氣系統的高壓水喉也能照辦煮碗,「霧氣在香港始終不算普及,我發現師傅都不太熟悉專科範疇,尤其是涉及試磅和上壓的工序,未必懂得如何處理。」 不是工程出身的他對此亦一竅不通,只好邊做邊學,因工作涉及電工和水喉兩個專業,約兩年前,他考取了電工牌照,現正讀水牌,成為專業技工,此外他還學了Online Marketing,並接受口材培訓。採訪當日,其中一部風扇出現問題,他兩三下已弄好,「由於熟手,以前花半個月才完成的工程,現在一日就搞好!」 讓這位年輕人如此熱衷的噴霧降溫技術,原來好處多多,可降溫又能省電。他先解釋原理,「噴霧把一滴水化作許多幼細的水珠,快速吸收空氣和實物的熱量,變成霧氣蒸發,達至降溫效果,這叫做蒸發式降溫(Evaporative Cooling)。」原來降溫多少,濕度是關鍵,「香港的濕度約70%,大概可以降溫攝氏五度。」採訪當日正值中午,氣溫高達33°C,濕度約73%,現場開啟噴霧風扇和系統後,即時感到涼快,約三分鐘後,溫度轉為28°C,足足降溫五度! 不過,長時間使用會否很耗電?「它非冷氣,毋須雪種,也沒壓縮機。噴霧主要用水泵,水泵每小時約用半度電,如一條二十米長、設有二十粒噴嘴的噴霧系統,覆蓋範圍約四百方米,也只須約300W電,但開一個半匹冷氣至少700W電。運作一小時亦只是用了三十公升水,以Running Cost來說,噴霧效益很高。」 香港霧界的旺季約由4月至10月,Gilbert坦言,每年生意額百分比都上升兩位數字,「今年天氣熱,光是這兩星期已做了二十二單,包括大型活動、商場和住宅等,現忙於利東街的Hoegaarden創意花園。」 今年他們更涉足農業。「我們正為一個養雞場做工程,因為中雞及大雞覺得太熱會生病和生不下蛋,噴霧幫雞降溫,直接令本地雞健康些和提升生產力。」雖然如此,Gilbert表示生意存在隱憂,「我們也要看天氣做人。有一年特別多雨水,即使是旺季,許多單生意被客人臨時取消了。」 更甚的是行內競爭愈見激烈,七年前噴霧工程只此一家,目前已增至數家,某些水喉公司也接此類生意,價錢更進取,「有些公司看我賣甚麼,他們就賣甚麼,再打七折,甚至直接聯繫我的工廠,要求不要供機給我,即使Market大了,但利潤低了。」他指唯有做好自己,不斷改良技術。他入行七年,除希望創立噴霧工會,更努力令霧業在香港變得專業,目標是香港能像英國的水喉監管中加入噴霧部分,「你要說服政府做事,首先自己要做多些功課。」 香港霧業大約分為工程和租賃兩大業務,噴霧系統工程主要涉及安裝噴嘴和高壓水喉。 租賃噴霧風扇及冷風機則較為簡單,Gilbert指不同客戶要求各異,住宅客戶要求細小和寧靜,工業客戶要馬力大,商業客戶較多特別要求,餐廳客戶因為租舖經營,不要求做工程,而選擇租借服務。 迷你霧氣風扇在今夏廣受歡迎,記者逛了旺角、九龍灣、銅鑼灣等潮流商場,發現精品店,甚至是手機用品店也有出售噴霧風扇,價錢低至百多元有交易。時尚精品專門店JC Shop新增霧氣風扇,更可兼做手機充電器,一物兩用,抵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