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櫚油增產 毀生態

【晴報專訊】美國擬取締反式脂肪,讓棕櫚油油商紛紛摩拳擦掌搶攻市場。但其實棕櫚油的飽和脂肪不遜動物脂肪,多食同樣有害,且為增產量,印尼不斷摧毀熱帶森林,消費者隨時成為珍貴動物滅絕的幫兇。 反式脂肪因令罹患心臟病風險上升為人詬病,不過尚營坊高級營養師黃凱詩指出,棕櫚油中一半為飽和脂肪,同樣有機會增加心血管病患的風險,建議成人一日不能有超過百分之七的能量來自飽和脂肪,舉例一個每日攝取2000卡路里的成年人,不可多於15.5克的飽和脂肪。 含飽和脂肪 多吃損健康 棕櫚油一直存在我們生活之中。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應用科學系講師方麗影表示,無論是朱古力還是餅乾之中都會用到棕櫚油,因為棕櫚油在室溫下可維持固體,令朱古力等小食「只溶喺口」。方解釋,其他植物油需加工以達到棕櫚油在室溫下維持固體的特性,工序愈多愈複雜之下,成本亦會上升,故大部分生產商仍沿用棕櫚油。 棕櫚油亦用來生產牙膏、肥皂,全賴第一大產國印尼的供應。根據綠色和平的調查,印尼於09至11年間已失超過120萬公頃、即150個香港島面積的森林,當中四分之一因種植棕櫚樹而失去。失去樹林打擊不同物種,尤其是極瀕危的蘇門答臘虎的生態。 綠色和平項目經理李冠芬強調不應用放火或剷泥清空土地的方法覓地栽種。環團發現多個個人衞生用品大品牌,均曾捲入破壞森林、甚至自然保護區醜聞的公司,採購棕櫚油,認為是助長了毀壞熱帶森林。 李冠芬補充,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應承諾不會毀林,亦要避免購入以破壞森林而得的棕櫚油,促請企業盡快效法雀巢(Nestle)、聯合利華(Unilever)、費列羅(Ferrero)和家樂福(Carrefour)制定相關保護環境的政策。 統稱植物油 標籤難察覺 棕櫚油可能化身菜油或其他化學名稱隱身於標籤,消費者只好依靠飽和脂肪的含量,揪出含棕櫚油的食物。 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發言人指,現行法例未有規定食物標籤要列明使用了哪一種植物油。換言之除非生產商用了比較芥花籽或橄欖油等,如使用了棕櫚油,甚至比棕櫚油含更多飽和脂肪的椰子油,生產商亦可統稱植物油或菜油(Vegetable Oil)﹔大部分朱古力中的可可脂(Cocoa Butter)亦是棕櫚油而成。 尚營坊高級營養師黃凱詩指出,標籤上以植物油代替棕櫚油會給人較健康的錯覺,不過除了奶類或肉類製品外,使用棕櫚油生產的食品,其飽和脂肪含量偏高,市民可以多比較不同類產品並以含量高低作購買依據。 綠色和平項目經理李冠芬指出,達三十種的化學成分與棕櫚油關係密切,令欠化學知識的市民難辨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