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橋港口岸動工

港珠澳橋港口岸動工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昨日終於動工,出席動工典禮的行政長官曾蔭權表示,受早前環評官司影響,令大橋工程延誤近一年,但有信心大橋可如期於二○一六年通車,又強調它可促進本港經濟,對各行各業帶來新機遇。負責口岸填海工程的承建商指工程有三大挑戰,惟相信可順利完成。 屬內地近年最大型公路項目之一的港珠澳大橋,內地水域的大橋主橋已於前年年底開展工程,而香港口岸昨日亦正式動工。特首曾蔭權、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及中聯辦副主任郭莉,聯同內地及澳門政府代表等出席動工典禮。 各行業帶來機遇 曾蔭權致辭時表示,港珠澳大橋是進入香港特區的大門,對本港發展尤其重要,「為香港長遠的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對本港旅遊、金融、貿易、商業和物流等各主要行業均會帶來新機遇。」他指,早前工程受司法覆核案件影響延誤一年,當局會透過修改施工方法、增加人手及機器,壓縮工程時間表,有信心會配合大橋主橋如期於二○一六年通車。 負責香港口岸填海工程的承建商,港灣工程董事長孫子宇指出,工程面對三大挑戰,包括時間緊逼、環保要求高及工地接近機場,施工期間要避免影響航班升降,但相信工程可順利完成。 大橋落成後是世界上最長的六綫行車沉管隧道,及世界上跨海距離最長的橋隧組合公路,可連接本港、澳門、珠海及深圳三地,形成「三小時生活圈」,縮減穿越三地時間。日後由香港往珠海只需約一個半小時,行車時間比現時少六成。 為減低工程對中華白海豚影響,當局使用新的填海方法,毋須挖掘海底淤泥,令要處理淤泥量減少九成七。 記者 梁思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