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止暑患 多汗症適切治療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炎夏高溫下動輒汗流浹背,甚為惱人。人體皮膚表面有數以百萬計汗腺分泌汗液,以調節體溫。部分人由於種種原因,較常人更易流汗及汗量過多,尤其於酷熱天時,情況更甚,對生活造成困擾及有損健康,更有個案因嘗試止汗偏方而令皮膚受創。由中西專家分析多汗症成因及療法,能助患者考慮最合適的治理方法。 文:Chris部分圖片:星島圖片庫 西醫 可因他疾而繼發 皮膚科醫生陳厚毅(上圖)指,汗腺遍布全身,當中以腋下、胸背等部位最密集。刺激人體流汗成因眾多,包括溫度及情緒變化,以至交感神經受刺激等,都會令汗量增加。但如無刺激下仍然大量出汗,即有可能患上多汗症。多汗症可以分為全身性及局部性兩大類,局部性以手掌、足底及腋下,以至鼻尖、前額和下陰較易多汗。成因分原發性及繼發性,前者原因未明,可能與先天遺傳有關,後者則多繼發自其他疾病,例如神經系統疾病、甲狀腺功能亢奮、糖尿病、內分泌紊亂,甚至患有腫瘤或服用某些藥物,都會干擾汗腺功能而致過度分泌汗液。 普遍療法屬暫時性 身體過量或難以自控地流汗,會影響社交及對心理構成壓力。流汗過多亦會令足底、腋下等部位常被汗液弄濕,成為真菌和細菌滋長的溫牀,增患腳癬、汗疹以至腋臭風險。止汗劑中的鋁鹽成分,雖有助吸走汗水,暫時紓緩問題,但因不能減少汗水分泌,只屬治標之法。若止汗劑含有酒精及香料成分,敏感膚質人士用後更要提防皮膚過敏。至於有關口服藥物雖具影響神經末梢分泌的功效,可減少汗腺所受刺激而縮減汗水分泌,但卻因有口眼乾澀、小便困難等副作用而不能常用。此外,近年流行注射肉毒桿菌素,以減弱交感神經的反應來控制排汗,惟療效只能維持約半年至一年,且亦只屬暫時性治療。 中醫 先調補心肺氣不足 對於經常無故大量流汗,註冊中醫師彭明慧(上圖)指,汗液為精氣所化,不可過度外泄。陰陽失調、營衞不和、肺氣不足、心血不足、陰虛火旺或邪熱鬱結等問題,均會令汗液外泄失常。如多汗問題於日間出現,坐着也常無故出汗,即為「自汗」;如屬晚上入睡後才大量出汗,則為「盜汗」。但無論自汗或盜汗,患者均以氣血虧虛體質為主,易兼有心悸、神疲及氣短等症狀。建議可用養陰益氣、調和補血的藥材增補心、肺和腎臟機能,再配合麻黃根、浮小麥、五味子、牡蠣、白芍等藥材減少出汗。此外,由於身體虛弱,亦較易受外邪入侵而導致感冒,故一旦發現無故流汗,便應及早治理。 穴按配以浸洗同治 彭醫師指,要調理導致多汗的體質,除了應用藥材外,還可以針灸刺激穴位,有助促進人體強化自身體質和氣血運行,減少自汗或盜汗情況。除此,亦可每日早晚自行按壓相關穴位各一分鐘,具有一定的改善功效。再配合野菊花、藿香及佩蘭各五錢,加滑石四錢、枇杷葉一両,以清水二十碗煮成藥液,再加適量清水來浸浴,或用以沖洗多汗的部位,均具消暑解毒、化濕止癢療效,能緩和多汗引致的不適。 外科醫生 施術前應權衡利弊 根據外科醫生楊國輝(上圖)補充, 如問題是由內分泌或其他疾病引發,只需要控制病情即可改善,若因緊張情緒而引致,則可藉心理治療或服用鎮靜劑來緩和。但如屬原因不明的原發性多汗症,又不想長期依賴止汗劑或口服藥物,則可嘗試接受「胸交感神經切除術」以減少汗量。透過將控制上肢汗腺的交感神經切除,能減少上肢部位流汗量。但因即使採用微創術式,仍具一定入侵性,且身體的總汗量亦不會因手術而減少,只是由手掌、腋下等部位轉移至其他部位出汗,同時易導致其他副作用,故術前應與主診醫生仔細權衡利弊。 切除大汗腺止異味 多汗除易弄濕衣衫外,因而引致的體臭也對生活構成不便。楊醫生表示,如受汗液的異味困擾,可考慮切除大肝腺,以減少大汗導致的異味問題。因為大汗腺會分泌蛋白質和油脂,當與皮屑及細菌長期接觸,便會產生化學作用,形成臭味。大汗腺集中於腋下、下陰及大腿內側部位,手術一般會從腋下入手,把腋下皮膚中的大汗腺切除後,不但異味問題可改善,腋下汗量亦會因而減少。 早晚按穴一分鐘 •合谷穴:大拇指與食指之間的虎口位置。 •復溜穴:小腿內側腳踝正中央向上約二吋,位於骨骼與筋腱之間的下陷部位。 •魚際穴:大拇指中央肌肉的正中位置,即約拇指指尖與手腕之間的正中點。 •後溪穴:輕力握拳後,尾指關節根部與手掌側會形成橫紋,橫紋向外盡處即為後溪穴。 《會診解疑難》逢星期二刊登,每期均請來不同界別的專業醫護人員,分析疑難雜症成因及防治方法。歡迎讀者來函或電郵問題至feature@singtao.com。 ■每日用藥液浸腳,可減少腳部因多汗而出現痕癢及長紅疹等問題。 ■切除大汗腺的手術風險,一般較胸交感神經切除術低。 ■選擇止汗劑應以無色無味為宜,以減少過敏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