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雲專欄.三文治】讀者瀏覽足跡與大數據

愈來愈多報紙的網上版要開帳戶訂閱,讀者的閱讀習慣會留下痕跡。目前香港出現閱讀突發新聞也要訂閱的情況。《東方日報》的新聞和副刊閱讀一直是公開的,《明報》有一些副刊文章列為訂戶閱讀。要訂戶才以閱讀一般在網上公開發送的新聞,而不是獨家的調查報告和副刊評論才需要訂閱,令到新聞媒體的公益性質消失,返回報攤販賣時代。不過,報攤販賣是無法跟踪讀者有無瀏覽某些新聞和瀏覽習慣的,付錢購買之後,報社和讀者就各自分離,但網上訂閱卻有機會令你在報紙網站留下閱讀足跡。

中、港、台、美之間,有些報紙是有明顯的政治傾向的,吸引各種類別的讀者。個人資料與選舉關係密切,你登入閱讀的新聞種類、副刊內容和瀏覽時間、瀏覽次序,都與你的選舉傾向有關(correlation to political belief and election preference),都可能用大數據整理出來。你的閱讀習慣是重要的個人資料,你自己也未必知道的。這個據說北京在台灣的媒體做,台灣社會提防起來了,台灣的學者寫了一大篇文章來分析。

不要以為登記的是假個人資料就沒意義,大數據是講究使用者的模式,例如你的上網地點在哪裡,你閱讀報紙的時候你在哪裡活動,你閱讀是哪些新聞及瀏覽次序與時間而知道你大概是哪類人,這些都可以說是有用的商業和政治資料。你的名是假的,電郵是假的,但你的IP及電話號碼wifi讀取地點是真的。所有假的捆綁在一個真的在活動,你的真身也許就顯示了。你會不會為了保密而特地每一刻都switch去用太空卡來閱讀傳媒消息呢?

很多人好容易被大數據俘虜,缺少政治警戒能力。例如許志安和黃心穎在的士上親熱的新聞和評論,媒體就增加好多登記用戶,顯示讀者的閱讀傾向。民眾偷窺明星色情活動醜聞,顯示的不是香港人八卦,而是人格低賤。他們到底是香港人曾經喜愛過的明星,都是好努力鍛煉唱歌技藝和推銷自己的努力派,比起天王巨星,他們算是卑微,但他們是香港演藝行業的success stories,而香港人這樣對待他們。

在我成長的七八十年代,明星濕水露點、不帶乳罩、俯身露出胸脯這些現象,當時的記者是不會拍攝或報導的,有時電影出來二十幾年之後,觀眾才看到以前的大明星是這樣信任觀眾的,因為當時的觀眾的下意識是看不到的。他們不看這些東西的。以前曾經有個出身model的大明星在片場赤裸換衣服,場記嚇了一跳,但也沒有什麼聲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