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社:一件衫值幾錢?

今天不說書本裡的環保知識,今天只講「錢」。甚麼錢?一件衫值幾錢。

撰文:楊詠琳(長春社項目主任)

首先是製衣成本(非有機生產)。一般來說,可分為四個部分,包括面料(所有布料)、輔料(即鈕釦、拉鏈、其他裝飾等等)、加工費和污水處理。不同來源的衣服,成本也會不同,當中亦可在售價中反映,比如說﹕

不過,這真的能反映出現實中所有成本嗎﹖其實並不能,因為當中仍存有隱藏成本,就是「環境成本」及「真實成本」。簡單來說,就是由經濟活動所造成的環境污染而令環境生態系統受損的代價,例如﹕

可能你心裡會想﹕「別恐嚇我!買衣服而已,那有這麼誇張?」老實說,我們真的沒有誇大,試想想天災善後的成本,又試想想2018年颱風山竹對香港所造成的環境、社會、經濟影響,實在是難以以金錢量化。天災發生次數愈益頻繁,其實與人類生活習慣息息相關。若然你是一位追求潮流、每季換新衣、喜歡選購來自世界各地的產品的人,這樣便要注意了。對你而言,可能一件衣服只是價值數十至數百元,但對環境而言,需要付出的代價往往比大家想像中還要高,要復修生態系統動輒數百甚至數萬年。不要忘記,人類也是地球的一份子,惡果最終也是由人類承受。在更大的天災(又可稱人禍?)面前,它們又會否對我們仁慈?顯然不會。所以改變生活習慣,實在刻不容緩。

這亦是為何環保界一直推廣有機生活或鼓勵市民多選購本地有機產品的最主要原因。說得再清楚些,有機產品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品,是一種更可持續的發展模式,有機棉製成的衣服如此,有機耕作亦如此。所以如果你愛地球愛下一代,財政上又能負擔得到,不妨多選購本地的或有機的產品。至於可以如何從衣物中入手,則有兩個選項供大家參考﹕

(一)選購有機棉及經有機染料製成的衣服

(二)減少購買新衣服,足夠更換便好

總括而言,環保可以是一種態度,也可以說是對下一代的責任,但沒有人能「強制」要求你改變生活態度,所以最終也得靠大家自律。說到底,究竟一件衫值幾錢? 就留待大家反思了……

資料提供:長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