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大球場重建變身國際級

元朗大球場重建變身國際級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政府大球場草地早前變成爛泥地淪為國際笑話,為增設場地符合國際標準,可用作舉辦頂級賽事,康文署正式落實重建已有四十五年歷史的元朗大球場,最新建議將鄰近停車場納入球場範圍,並增座位數目至最少五千個及加設上蓋,有關工程最快兩年後展開。 位於元朗體育路的元朗大球場,建於一九六八年,是地區學校舉辦運動會的場地,近年更用作舉辦甲組足球賽賽事。康文署曾多次為場地進行小型工程,座位數目至四千九百個,但東面看台逾二千八百個座位並未設有上蓋,加上球場附屬設施有限,一直難以達到舉辦更高水平足球賽事的要求,當局三年前着手研究重建。 該球場現時面積約為二點三七公頃,康文署在諮詢相關部門後,建議把位於公園北路一幅面積約零點四二公頃、現時為公共停車場及單車泊位的政府土地,納入工程範圍,以便增加所需設施。 重建工程包括重置一個十一人天然草地足球場,並設泛光燈,以及重置一條全天候八綫四百米跑道,並增設障礙賽設施及撐竿跳跑道。球場東西兩邊看台的座位數目將會增至最少五千個,並全部屬有蓋座位,觀眾日後不用再受日灑雨淋之苦。 為方便日後舉行大型賽事,球場內日後設有獨立座位的貴賓席及貴賓房,觀眾席上亦會設置頒獎台,又在合適地點提供電視拍攝用平台;入口處則增設廣場,並附設伸縮入閘售票機。康文署預計重建後元朗大球場,可達舉辦國際性足球賽事的水平,料於二○一五年正式展開工程。 身兼甲組球會「天行元朗」主席的元朗區議會副主席王威信表示,元朗大球場重建期間,球隊可能有一至三年時間需要另覓「主場」球場,但由於該處一直同時用作舉辦不同社區活動,如天后誕,為配合地區長遠發展,亦需要作出遷就。他說,除了大球場及旺角球場,本港可供舉辦國際性水平的球場不多,元朗大球場雖然看似位置偏遠,但當局現時正積極發展洪水橋及元朗南部,未來居於新界西的人口將增至一百萬,有急切需要提升球場的設施,也可成為區內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