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縮後除 中期肝癌有「醫」 據

中期肝癌「先縮後除」綜合治療方案取得成績。(袁志豪攝)
中期肝癌「先縮後除」綜合治療方案取得成績。(袁志豪攝)

香港大學醫學院研發中期肝癌「先縮後除」綜合治療方案,透過接受肝動脈栓塞化學療法控制腫瘤,其後再接受立體定向放射治療,持續施以免疫療法,目的是將腫瘤縮小至可用手術割除,從而治療原本不能透過手術切除的肝癌。研究顯示五成病人經療程後可接受手術切除腫瘤,兩年內存活率高逾九成。

肝癌是全球排行第6位的癌症,每年有超過90萬宗新症,致命率更在癌症中排行第3。根據香港癌症資料庫,每年有近1,800宗新症,當中僅三成病人適合做手術根治,其餘七成病人因腫瘤體積較大,或已入侵血管等原因,只能接受非根治性治療來控制病情。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外科學系臨床教授陳智仁說,撇除該三成適合以手術切除腫瘤的肝癌病人外,其餘病人透過藥物或介入治療,當中只有一成人完全有效。

先藉療程遏制腫瘤

港大醫學院全球首創中期肝癌「先縮後除」三部曲治療方案,33位肝癌病人參與研究,病人腫瘤直徑由5至17.5厘米不等。研究結果顯示,約55%病人經療程後,適合做手術切除腫瘤,其中4位做手術根治,有14位病人腫瘤細胞全部壞死,只需後期定期觀察,兩年內存活率可高逾九成,中位數則達30個月。

病人溫應強(68歲)表示,其肝中央近中肝靜脈長了一個腫瘤,在接受免疫治療時,注射了兩次免疫針藥後,腫瘤完全壞死,但注射後其大腿曾短暫不受控地活動,幸之後回復正常。

研究同時證實,治療所帶來的副作用輕微,創傷性低且留院時間短,對病人來說相當安全。常見的副作用包括肝酵素短暫上升,小部分病人會有不常見的免疫反應。陳智仁說,大部分病人接受治療6個月內都得到治療效果,研究團隊計劃將治療方案,擴大至中期肝癌兼肝功能較差的病人,提高接受肝臟移植的機會。有關研究結果已於《刺針腸胃病學及肝臟病學》刊登。

陳智仁教授(左)及病人溫應強。
陳智仁教授(左)及病人溫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