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海洋 一滴水也能掀起漣漪

一年前,「大嶼文化工作室」約定守護海洋;一年後,十幾張新臉孔聚於大澳番鬼塘村,跟他們共赴大嶼海洋學堂。學員先參觀環境,再看紀錄片,然後圍坐吃午飯。明明素未謀面,背景年齡相異,幾名淨灘初哥卻從映後談、環保習慣,聊到生態規劃。餚核既盡,眾人出發至附近石灘撿拾,一小時後,袋中隱沒發泡膠打火機拖鞋藥油和光管⋯⋯


塑膠容器是最常見的海洋廢物之一,部分完整的可拿去回收。


眾人在岸上撿起不少玻璃碎


石灘上纏著繩索和浮漂,要花點力氣清除。

想保留香港一切
海洋學堂,由文化工作室及其他環保團體共同籌備。是日為頭炮實體活動,工作室背山面海,追求與自然共生,定期舉辦做木工、建土窯等體驗活動。前年成員三秒和小燕偶然認識大澳三利船廠,周錦棠師傅教三秒造艇,本土生產令他頓悟:「關於香港的一切,我都想保留。」他開始頻頻出海,並舉辦獨木舟工作坊,自此與海結緣。

去年六月世界海洋日,他們進一步思考人與海的關係。許多機構紮根市區,二人居於島上,走幾步能見汪洋、踩泥灘:「既然觸手可及,大澳除了鹹魚蝦乾,還有更多可能嗎?想慢慢學習,靠近海洋多一點。」


大嶼文化工作室成員三秒(左)與小燕(右)


工作室滿屋都是回收物、手工藝品,以及「堅守大嶼」旗幟。

初見海豚的感動
因人而認識海,又因海而連結人。去年他們湊夠八名街坊,定下一年之約「獨木舟環大嶼」,作為反填海儀式。半數人如小燕是新手,要考獨木舟初級三星。幾個人每周一練,歷盡飄蕩水上的不穩,初見海豚的感動,熬過風浪的欣喜。「原來海會憤怒,會有節奏。」浪起,船頭對浪變溫柔;風吹,緊盯目的地航行。保持堅韌,互相扶持,就能划遠一點。

今年六月初「找數」,三日兩夜,陰晴有時,岸上有街坊應援。八人從大澳出發,途徑貝澳、喜靈洲、坪洲等地,同遊八十五點五公里,見識過美麗,也直面危機。「坐在小船湊近看,海沙工程船像巨型坦克駛過,魚的安樂窩變黃泥水,鳥兒劃過工程上空,感受尤深。」發展就在面前,三秒幻想:「眼前山水將成高樓,時刻提醒明日大嶼即將殺到。」


小燕(左)向是次最年輕的參加者講解垃圾分類


淨灘途中,三秒在沙礫中發現一隻蟹。


八人挑戰環大嶼獨木舟,從大澳出發,途徑貝澳、梅窩、喜靈洲、周公島、坪洲、汲水門、欣澳、東洲,再回到大澳。(由大嶼文化工作室提供)


他們撐獨木舟看島嶼還有的海,途經龐大的海沙工程船。(由大嶼文化工作室提供)

從自我改變到影響他人
小燕曾屬守護大嶼聯盟,習慣即時回應政策,如今希望更實在地凝聚社區。她坦言未必有即時效用,但由無變有已是一小步。這年他們投入淨灘、木工室、社區報、電台廣播、學校團體分享。三秒說:「其實做了很少,但保護海洋是集體意識,守護你重視的事,已是一種社會運動。」活動尾聲,小燕端來自家涼粉,鄰居請喝香茅檸檬薏米水。甘露下肚,有人說難得因理念而相聚,有人受啟發想繼續身體力行,並將經歷告訴別人。

故事永遠具感染力,三秒談起因紀錄片《農村的遠見》還地給大自然,以及坪洲街坊申請改劃坪洲與交椅洲之間為「海洋功能保留區」,而想到還海運動;又因《海洋守護者保羅沃森》,決意成立海洋教育基地,舉辦更多工作坊及放映。海洋學堂,正彰顯了民間教育的群集力量。從自我改變,到影響他人,滴水未必穿石,至少能掀起漣漪。小燕笑說:「以前談海就是得個靚字,現在多了回憶,多了感受,想起海,就想起社區,想起跟這些人經歷過這些事。 」


六月中,大嶼海洋學堂首辦實體活動,齊齊到大澳淨灘,本土研究社成員阿史(左一)和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副會長希汶(右六)也一同參與。

大嶼文化工作室 Lantau Culture Workshop
地址:大澳番鬼塘村

FB: 大嶼文化工作室 Lantau Culture Workshop
IG:lantaucultureworkshop

撰文:馮婥瑤
圖片:Sally Law @Weakchick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