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概念藝術家麥影彤二:藝術家是不應帶有使命

藝術對一個城市的重要性毋庸贅言,而香港最近終於有能夠代表這個城市的國際性大型博物館M+。這次我們有幸邀請4位在藝術界不同範疇默默耕耘的單位,分享他們對本地藝術發展的看法,乃至對藝術的看法。 [caption id="attachment_146525" align="alignnone" width="533"]

概念藝術家 麥影彤(麥影彤二)Special thanks: de Sarthe Gallery[/caption]

A WALK WITH ARTIST

專訪|概念藝術家 麥影彤(麥影彤二)

概念藝術一詞乍看是新奇物,但回溯起源可以到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這種現代的藝術形態興許不算古老但絕不稚嫩。在麥影彤畢業的前一年,即是2013年,香港舉辦了第一屆藝術盛事Art Basel,當年藝壇神臺級人物、Serpentine Galleries的聯合總監Hans-Ulrich Obrist邀請她去89 Plus計劃作分享,自此改變了她的藝術生涯。「因為我是89年出生,同時因為我是一個香港女孩,所以就被選中了。我覺得其實這件事某程度也反映了香港藝術圈的一面,因為以前沒有一個完整的藝術市場,也沒有國際性的大型藝術活動會發生在香港。可以說那個年代並沒有那麼多藝術會和金錢掛鈎。所以我認為當年Art Basel登港其實是改變了很多圈子內的狀況。」 但即使生態被改變,在香港要靠藝術吃飽飯依然不是易事。生活在小城市的缺點也是優點,「香港的租很貴,做全職藝術家負擔很重。不過換個角度看,外國地方大一點租便宜一點,但又未必有一個藝術市場可以讓你進入。藝術市場背後是由很多元素組成的,有一個複雜的機制存在。」即使香港藝界漸能展現國際風采,但本地藝術教育程度比之差距甚遠,「香港很多大型藝術展覽、活動,但其實大多數人都是去打卡。一個沒有受過藝術訓練的人其實不太了解到底這是什麼回事。對於普羅大眾來說,可能藝術等同梵高,但梵高後一百年的事情就如斷軌一樣。然而藝術是一個知識推進的進程,你要知道Marcel Duchamp《Fountain》才能理解什麼是ready-made(現成物),然後是Andy Warhol,再然後是其他當代藝術家……不過全球化底下這可能不是香港獨有的問題。但真的要有知識去教育大家如何去看作品的語境,為什麼一件藝術品放在這裡是藝術品,放在其他地方不是,content to context這點是要分清楚的。」

那藝術家在這時代有其「任務」在身嗎?麥影彤斬釘截鐵地回應,「沒有。藝術家是不應該帶有使命,或者背負任何工作。因為有的話就很容易把其他人的期望投影在自己身上。」她似乎對別人的期望特別「警惕」,最近她離開了自己的Comfort Zone,嘗試做stand up show,更做得頗為成功。但成功後,她又再不斷質疑自己,始起彼復。 見「藝」如見人,這些焦慮與批判也反映在麥影彤的作品當中,其標誌性作品系列《美好家園》系列由2019年至今在圈子裏一直備受觸目。作品是運用了美國電子遊戲《模擬人生》來構造創作的,然後找來3位來自淘寶畫家分別完成一屏畫,最後再拼湊成三聯畫,以作品來探討新世代的深層議題,「我覺得在資本主義社會我們都變了一件貨品,我要努力,努力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消費。消費後是為了什麼?是為了向其他人展示我有多努力去消費……所有人都像很努力地去變成一件貨品,社交媒體更是加劇了這個循環,十分累人。而藝術就是把你從這些剝削之中真正解放出來,給予你思維上另一個選擇。人類最高層次價值不應是一件貨品,那個應該是你的腦袋。」 Text: Yui Photography: Pak Ki Venue: de Sarthe Gallery 延伸閱讀《A WALK WITH ARTIST》: 專訪|領賢慈善基金(FIF)行政總監張詩賢:我想改變藝術家「搵唔到食」的刻板印象 專訪|夏永康Wing Shya:藝術家只是一種標籤,為它服務是為創作添加框架 專訪|Curator創辦人Vincent Wu:能向大眾灌輸「藝術是重要」的觀念就很足夠了

相關文章:

現場直擊!Art Basel 2015

為時裝精準備的「香港藝術月」行程!按著這個指南遊走於時裝x藝術的世界!

藝文青注意!帶你一文看藝術3月必看重點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