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明日到裕民坊清場 拒遷商戶揚言鐵鏈鎖身守舖

【on.cc東網專訊】裕民坊清拆在即,近日市建局開始對仍留守的檔戶採取「突襲式」清場策略,早前更因而鬧出有商戶企跳事件,惹來社會關注。有關注團體今日(3日)表示,上周再有檔戶接獲執達令信件,預料會在明早(4日)清場,該檔販打算於今晚開始,把自己反鎖在店內,直至清場的一刻,以抗議市建局未有「以人為本」處理清拆、回遷等問題。該團體指,明日若清場後,會令現時僅餘的商戶由3檔變成2檔,批評市建局清場手段強硬,未有盡力與商戶溝通,另亦未妥善處理工匠與附近小販的搬遷問題。

目前裕民坊已有大部分面積被列為施工清拆範圍,大多商戶已遷出,惟仍有約3名商戶及至少1名工匠堅持留守。關注團體「活在觀塘」負責人馮炳德透露,其中1名留守商戶、約45歲的林先生是散貨場商戶,於該處售賣電子產品與服裝逾10年,馮引述林指在上星期收到第2封執達令信件,意味最快將於明日前來清場,而根據市建局4月底發出聲明,當中用字強硬,寫明「不能拖延」,意即會以清場為本。

另外,馮續引述林指,因不滿賠償方案未有準確計算面積,但市建局未有與他溝通,只重提2年前的賠償方案,故林會由今晚起把自己綑綁留守店舖,直至局方「剪鎖、抬人」清場為止,亦不排除繼續到市建局總部,以個人名義示威。馮又指,林先生如接獲賠償,與其拍檔攤分後只獲90萬港元,但若等至清場一刻,將面臨不獲發賠償風險。

馮又指,市建局開始採取「突襲式」策略,由外至內清場,打算把商戶逐一擊退。現時仍有2名商戶,其一為經營安記皮具、50多歲的許氏兄弟,以及經營果汁店、70多歲的董女士,前者認為賠償方案最高只有360萬港元,不足2人退休,後者則有情意結,希望可原位安置。馮指檔戶可獲回遷,安置於對面的裕民里商場,但按一個400呎的店舖為例,月租高達2.5萬港元,加上每月8,000港元管理費,兼要自資數十萬港元的裝修費用,對檔戶而言,賠償金額根本不足以維持高價經營。

除檔戶以外,馮炳德又批評市建局未有好好處理裕民坊小販、工匠的搬遷問題。他舉例指,經營古董鐘錶維修生意的佘先生,至今仍未被食環署安排獲發工匠牌照,令他「欲哭無淚、無言以對」,導致難以被回遷至一街之隔的裕民市集,現只望盡快獲工匠牌照。

另有13檔的流動小販,於6年前被當時市建局答應安置在巴士站附近,惟現時未有人再次提起,其中一檔戶,賣服裝逾40年的玲姐擔心終有一日會被迫遷,要求政府出來澄清。團體亦要求市建局應與街坊溝通,暫停清場行動;並立即處理工匠、小販和商戶的安置問題;同時增加宣傳,解決小販新小販市集和裕民里的回遷街坊生計問題等。

市建局就事件回覆指,過去3年共27次以不同形式與林先生溝通,惟未能達成共識。在協商期間,市建局在特別搬遷方案既定框架下已盡力滿足其要求,包括相應上調他的津貼金額,但林仍然拒絕接受。市建局又指由於該構築物有部分位處政府土地,地政總署已飭令林先生在明日前停止佔用,並確保他已收到通告,再次呼籲他在期限屆滿前接受搬遷方案。

市建局指至於餘下三個工匠的遷置,食環署因應其個別情況仍在處理中,在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附近路旁擺賣的持牌流動小販,由食環署按其持牌流動小販政策處理。

食環署回覆指,持牌流動小販須確保其在營業過程中所使用的攤檔或其他設備不致對車輛交通或行人的自由流動造成妨礙或干擾,否則便屬違法,慣常在觀塘區擺賣的持牌流動小販可在市區即港島及九龍各區擺賣。

食環署又指正跟進無牌街頭工匠(包括鐘錶匠)的發牌事宜,在獲得區議會支持及其他部門批准後,會考慮在原址或其他適合闢設固定攤位的地點發牌,讓已登記的工匠申請固定攤位(工匠)小販牌照,以便他們在獲簽發牌照後,可在適合地點合法地繼續經營。根據紀錄,查詢所指的鐘錶匠並未有在本署2009年就各區街上無牌經營工匠業務的商販進行實況調查中獲登記。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