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炳良稱如何與病毒「共存」以減低風險是往後策略重點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教育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講座教授張炳良在報章撰文,指出疫情近三年,市民出現抗疫疲勞,社會為抗疫已付出很大代價。新冠病毒已趨向風土病化,變種病毒Omicron及其BA亞系病毒株殺傷力已減弱,不應仍以過去兩年疫情高潮時的眼光,看待今後去向,既不過早把新冠病毒與一般流感相提並論,亦總不能長期高壓處理,讓社會經濟內傷不止。 他認為,市民及商戶企業總不能無止境地守下去而不知終局所在,否則「手術成功但病人死去」,如何與病毒「共存」以減低風險,才是往後策略重點。 張炳良說,如果未來一年確診仍像目前般膠着,而香港仍僵化避險,則國際生意會大量流失、外資和人才遷走、盛事賽事他移、旅遊民航等低沉不起。 他指出,通關復常是保持香港活力的求存之戰,相信市民都期望行政長官李家超,在下月發表首份《施政報告》時,展示清晰進取的「終局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