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漸凍人 到偉大物理學家

星島日報報道】出生於牛津,父母都曾就讀牛津大學,父親學醫,母親學哲學、政治學和經濟學。 17歲時進入牛津大學的大學學院就讀,第一級榮譽畢業。 在劍橋大學從事宇宙起源的研究,後完成博士論文《宇宙膨脹的屬性》。 21歲的霍金得知自己患有俗稱「漸凍症」的肌肉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被醫生「宣判」只剩兩年生命,但他以頑強的意志繼續研究和生活,其大多數重要研究都是在患病後完成的。 霍金與珍•王爾德結婚,育有三名子女,兩人結婚25年後離異。 以論文《奇點與時空幾何》贏得劍橋大學著名數學獎項「亞當斯獎」。 霍金與英國物理學家彭羅斯合作發表論文,指出如果廣義相對論是正確的,那麼宇宙大爆炸前必然有奇點存在。 霍金在32歲時進入英國聲望卓著的皇家學會,成為最年輕的研究員之一。 霍金結合量子力學及廣義相對論,在《自然》雜誌提出,黑洞發出一種能量最終導致黑洞蒸發,該能量被命名為「霍金輻射」,引起全球物理學家重視。 獲頒愛因斯坦獎。 受聘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授席位,至2009年卸任。 霍金和美國物理學家哈特爾提出「宇宙無邊界」理論,改變了當時科學家對宇宙的看法。 因肺炎接受氣管切開手術後,失去說話能力,只能靠右眼肌肉移動特製眼鏡的按鈕操作電腦語音合成器和外界溝通。 出版《時間簡史》,至今已售逾千萬冊。 與長期照顧他的護士伊萊恩•梅森結婚,至2007年離婚。 在美國體驗無重飛行,期盼進行次軌道太空飛行。 描寫霍金與第一任妻子愛情故事的電影《愛的方程式》(The Theory of Everything)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