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拆解騙徒戰術 建立威信扮好人 受害者自信反累事

【on.cc東網專訊】警方「高岸」反電騙行動拘捕173人,但騙徒捉之不盡,市民更應提高警惕,了解背後手法。警方分析指,騙徒往往善於利用「社交工程」技巧,經由社交平台獲取目標資料,掌握他們的暱稱、交友情況等細節,從而增加與受害人接觸時的可信性,然後再編造容易使人緊張的情境,誘騙受害者在情急之下交出銀行資料。

騙案當中,以「假冒官員」為最主要手法,騙徒透過冒充公私營機構人員,訛稱受害人干犯嚴重罪行,再展示假拘捕令等道具增加威嚇力,今次行動損失最高金額的6,500萬港元電騙案亦屬此例;其次為「猜猜我是誰」,當中受害人大多為長者,騙徒發揮說話技巧,使受害人誤以為他們是親朋戚友,再拋出涉案被捕、急需保釋金等藉口,利用長者對後輩的關懷獲利。而根據今年1至7月的電騙案紀錄,受害人年齡介乎12至94歲,並以30歲或以下、60歲或以上人士佔大多數,亦在在顯示任何年齡層及背景的市民均可能受騙。

其中一名苦主梁小姐,今年7月初收到假扮「衞生署職員」來電,對方直指她違反防疫條例,待梁小姐喊冤後,便聲稱可以協助證明清白。梁小姐聽到騙徒準確道出其全名、身份證號碼等資料,因此不虞有詐,而電話其後被轉駁至「廣東市公安局」,對方再聲稱涉及一宗內地的行騙案,使她開始緊張。梁小姐隨即與對方進行視像通話,鏡頭前有一名身穿公安制服的人士現身,手持寫有其名字的通緝令,指控她是案件的嫌疑人,但現階段必須保密,不能夠讓任何人得知此事,以免影響調查。為了配合對方口中的「資產審查」,梁小姐依言交出銀行資料,直至數日後向銀行查詢,才發現戶口存款全被提走,揭發受騙。

臨床心理學家胡展鵬拆解該宗個案,指騙徒非常懂得掌握受害人心理,猶如「捉棋」般猜中受害人的每一步,並提醒市民不應該與騙徒展開任何對話,否則可能墮入陷阱。胡強調,騙徒實質上是與目標「打心理戰」,策略包括假扮權威人士,通過要求保密、定時報到等指令建立形象,讓受害人有恐懼、被孤立的感覺,令他們不能夠和其他人聯絡,取得第三方資料。經由不斷施壓,受害人會感到長期受監視,心理負擔加重,而騙徒同時會重申事件具嚴重性、迫切性,且洗白機會一瞬即逝,從而步步進逼、得寸進尺,讓受害人擔心錯失機會,無時間仔細考慮。此外,騙徒還會假裝關心受害人,在他們心中種下「被愛」的感覺,誤以為騙徒是惟一能夠幫助他們的人,繼而做出各種非理性的行為,他們會產生「確認偏見」,選擇性尋找證據來支持自己的看法,卻會否定或忽略身邊人的意見及警告。

胡表示,根據過往接觸受害人的經驗和研究,受害人不能用「愚蠢」論之,當中不乏受高等教育的有識之士,以及在任職公司內身居要職者,儘管他們可能曾從不同渠道接收過防騙資訊,但可能以為事不關己,因過份自信而掉以輕心。另一方面,受害人除了金錢上的重大損失,亦有機會出現許多負面情緒和精神問題,例如自責、不敢與身邊人講述遭遇、疏遠身邊人來孤立自己、甚至一時想不開走上自殺不歸路,呼籲市民多關心成為受害者的親友,與他們共渡難關,有需要時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