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醫療券傳將限制用途 非基層醫療項目或需長者支付部分金額

【on.cc東網專訊】長者醫療券計劃推出之後,濫用個案源源不絕,為讓醫療券用得其所,公帑運用得宜,據悉,港府正研究改善於明年1月1日發放的新一期醫療券,部分金額只能用於指定用途,如特定身體檢查,而部分用途或需由用家共同支付。東網正向食物及衞生局查詢有關詳情。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早前表示,將以「提升健康」為目標,透露當局正檢討規範醫療券,讓長者更有效地使用。據悉,為達到「預防勝於治療」及推動基層醫療,當局研究優化未來的醫療券,包括部分金額只用於指定用途,例如驗血壓及血糖的特定身體檢查,預防長者常見的慢性病。至於一些對推動基層醫療作用有限的用途,當局研究或需用家「共同支付」。

社區組織協會社區組織幹事連瑋翹贊成將醫療券目的集中基層醫療,但認為毋須限制用途,醫療券已有7年沒「加碼」,若政府要限制部分金額用途,會減低長者使用醫療券的彈性。他續指,現時地區上一些中心提供免費的三高篩查服務,質疑再限制醫療券作上述篩查屬疊床架屋。至於長者牙科、中醫等公營系統未能提供的項目,必須醫療券付款。他建議醫療券「加碼」至每年3,000港元,另要提供額外誘因,吸引長者去私營機構做身體檢查。

政府自2009年起,每年向65歲或以上合資格長者派發醫療券,由最初250港元增加至現時2,000港元以上;未使用金額更可保留至最多8,000元。醫療券的原意是資助長者使用私營基層醫療服務,惟其用處曾引起不少爭議,例如有人用醫療券購買海味、過度集中用於視光服務等。當局經檢討後,前年將用於該服務的金額上限設於每2年2,000元。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