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藝術家讚M+團隊熱心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希克藏品以外,M+亦正逐步建立其他館藏,至今添置三百六十多件作品,超過九成來自本地藝術家,並承諾具代表性的香港當代藝術品將成館藏的核心。有獲M+「相中」的本地藝術家指,相比康文署等官方部門,M+團隊更熟悉本地視藝發展,態度亦更熱心,期待M+盡快落成,相反她之前則曾婉拒香港藝術館的洽購邀請,「部分行家都曾出售,但作品卻從此不見天日,難免令人卻步。」 本地作品將成館藏核心 針對M+發展,除了外形惹人關注,館內藏品亦是焦點,不少人都會問:香港作品會在M+佔上甚麼地位?文化區目前正積極建立館藏策略,初步確立M+藏品會以香港為中心,並延展至中國及亞洲其他地區,涵蓋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視覺文化,包括設計及建築等,希望觀眾透過藏品感受到自己同時置身香港、中國及亞洲的視覺體驗之中。 M+按此路向一步一步豐富自身館藏,除了希克藏品,至今已有三百六十四件其他藏品,逾九成屬本地視覺藝術家作品,記錄五十年代至今的當代香港及中國視藝發展,包括畫作具鮮明個人風格的畫家陳餘生,人稱「蛙王」、藝術形式遍及繪畫、雕塑及行為藝術的郭孟浩,以及二○○八年中大藝術系畢業新進藝術家何倩彤(見圖)等人的作品。 身為其中一名被M+「看中」的本地藝術家,何倩彤表示高興,並讚揚M+團隊對本地視藝發展非常有心,這是康文署等其他官方部門所不足的,「例如舉辦展覽,你會見到他們前來參加,與你傾談及了解最新發展,感覺比較貼近市場。」 作品售藝術館不見天日 康文署轄下的香港藝術館過去亦曾洽購何倩彤的作品,不過最終沒有成事,何倩彤直言與署方未夠重視本地視藝發展有關,「你可看看藝術館的常設展覽,全部都不是以本地藝術為主,出售作品後,可能即時會有收入,但是作品不知何時才會展出,隨時得不償失」,她期望M+日後會有本地視藝常設環節,讓公眾進一步了解及認識。 康文署回應指,藝術館正計畫進行翻新,擴充展覽廳數目及空間後,藝術館將設置「香港藝術」常設展覽,全面介紹本港藝術發展及特色,同時梳士巴利公園藝術廣場更新工程最快於本年底完成,之後亦會化身本港當代藝術展示平台。記者 余展豪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