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能源」- 糖衣包裹的毒藥?

核電為環境及人類帶來極大危機,發展核電的「賭注」之大,非人類所能承受。© Clement Tang Wai Kin / Greenpeace
核電為環境及人類帶來極大危機,發展核電的「賭注」之大,非人類所能承受。© Clement Tang Wai Kin / Greenpeace

【文:綠色和平項目主任 伍漢林】

「零碳能源」,在減碳應對氣候變化的大潮流下,是一個多麼美麗的願景,彷如靈丹妙藥。但如果所謂的「零碳」是包含核電,「糖衣」背後的潛在風險卻非人類所能承受。發展局近日提出建議,計劃於將軍澳 132 區對出海域填海,興建電力設施以輸入區域「零碳能源」,更明言可能引入核電,擬令目前佔本港能源組合中佔三成的核電,增至六成,是為港人打開能源惡夢的開端。

核電是一種風險極高的能源,核電廠萬一爆發核事故,為人類及環境所帶來的風險不容小覷。日本福島核災發生至今近12年,善後工作仍然進行中,數以萬名居民仍然無法返回家園;切爾諾貝爾核災發生逾 36 年,核電廠附近範圍封閉至今。若香港周邊有核電廠發生大型核事故,本港無法獨善其身,影響商貿供應鏈、水源、食物來源安全,甚至有機會威脅港人健康。

政府計劃在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將軍澳第 132區)對出海面填海,以建設包括用作接收核電等的裝置和其他設施。(發展局文件)
政府計劃在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將軍澳第 132區)對出海面填海,以建設包括用作接收核電等的裝置和其他設施。(發展局文件)

政府指出,引入區域性「零碳能源」長遠有助穩定本港電費。事實上,發展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成本近年已大幅下降,著力發展本地可再生能源,長遠可以減少對其他地區的能源倚賴,減低受國際能源價格的影響,同時可以在安全的情況下協助本港達致碳中和目標。

要穩定電費,開源和節流同樣重要。除了另覓潔淨能源取代化石能源外,亦需要節能以減低能源消耗。但本港近15年的用電量沒有下降跡象,當局應優先提升節能成效,提高商業及住宅樓宇的節能目標,同時推行措施,例如將電費補貼與節能掛勾,鼓勵市民慳電,以減少用電從而紓緩電費壓力。

根據2019年進行的「長遠減碳策略」公眾參與的結果,逾八成人反對以包含區域合作的措施作為減碳方案。但是次填海興建電力設施以輸入區域「零碳能源」,在未有重新諮詢公眾的情況下,即由發展局直接向立法會提交文件,為引入區域能源展開工作,環境及生態局後來更表示經已與國家能源局討論相關事宜,漠視當年公眾諮詢的結果。

發展潔淨能源絕不能以人類及環境安全來交換,政府不應以「零碳」等美麗用字來粉飾核電所帶來的潛在危機。以安全而價格日漸低廉的可再生能源為電力「開源」,再以提高節能成效為用電「節流」,方是能源轉型、應對氣候變化的可取之道。

若香港周邊有核電廠發生大型核事故,本港無法獨善其身。© Clement Tang Wai Kin / Greenpeace
若香港周邊有核電廠發生大型核事故,本港無法獨善其身。© Clement Tang Wai Kin / Greenpe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