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栢賢:新冠絕迹不現實 促放寬措施 採混合免疫

梁栢賢
梁栢賢

【本報訊】全球不少國家都放寬甚至取消防疫措施,早前港大4名學者包括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孔繁毅等亦撰文,認為本港需有混合免疫,而目前嚴守包括口罩令在內的香港,疫情卻一直反覆。醫院管理局前行政總裁梁栢賢認為,新冠病毒已扎根香港,要令其絕迹不符現實,即不可能「清零」,反而混合免疫已持續在香港發生,以往其他傳染病亦有此現象,非新理論。他認為現時政府政策相對保守,若不在夏季放寬措施,冬季爆疫時政府或難辭其咎,而全面復常是市民的期望,亦應是現屆政府未來半年的目標。

防感染重症 效率更高

梁栢賢指,當病毒已扎根社區,變成風土病,混合免疫基本上是一個現象,並不是甚麼新理論,混合免疫的概念在公共衞生流行病學存在已久,流感、水痘、德國麻疹等傳染病亦有這情況。新冠病毒在世界各地廣泛傳播成為風土病,要像天花一樣完全絕迹不符現實。他雖認同接種疫苗是重中之重,惟目前最大危機是浪費時間,恐會導致谷針不成,群體免疫下降,冬季來臨時兒童和高風險者死亡人數或更多。

事實上,近期有文獻提到混合免疫,如《新英倫醫學雜誌》本月初發表研究,學者分析卡塔爾逾5萬人數據,發現混合免疫的防感染及防重症有效率較高,如對Omicron BA.2的防「有病徵感染」有效率,不曾感染者打兩針為-1.1%,感染者打兩針為55.1%,不曾感染者打3針為52.2%,曾感染者打3針為77.3%。

此外,世界衞生組織估計全球約一成至兩成新冠康復者出現俗稱「長新冠」的中長期後遺症,如康復後「唔夠氣」,且記憶力差,駕車時忘記目的地等,每月要花數千元服中藥調理身體,開支龐大,惟坊間沒有相關保險產品,有保險業界代表指須經風險管理計算才能推出。議員陳沛良建議政府加強研究長新冠,否則業界在長新冠未有標準定義下,難以評估保障風險和定價推出保險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