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斬根離家的哀愁焦慮,台灣移民政策的進退失據

針對港區國安法推行,台灣總統蔡英文於2020年5月在Facebook發文,公開對港人喊話:「這一刻,我們同所有民主陣營的夥伴們,都和香港人民站在一起。」同年中,台灣政府成立「香港人道援助關懷行動專案」(下稱專案),為有政治風險的港人提供入境和居留協助。

「我比較喜歡在華人地方,台灣亦是民主國家,有較多組織幫流亡的人。」港人C(化名)在反修例運動後,2020年以旅遊簽證方式來台,經民間團體轉介到陸委會申請「專案」,再改以學生簽證留台生活。惟身分的不確定,讓他依舊躊躇不安。

「不知幾年或幾個月後發生甚麼事情。4年選一次總統,如果親中候選人上任,或(援港)政策變了,我都要離開。」 根據法規,讀完4年大學,畢業生還需在台工作5年,才有機會獲定居資格,前後即要苦等達9年,中間有太多未知之數。

根據現時法規,港人申請「專案」後,只能以就學或工作取得居留證;若要定居,則要以依親移民、技術移民、投資移民、創業移民,或大學畢業再工作5年等方式,居留一定時間後,經過多個部門審核,方可申請定居。

惟隨着兩岸關係緊張,台灣政府宣稱為防止惡意滲透,港人無論申請居留或定居,都須經更嚴謹的國安審查;部分已在台居留一段時間的港人,其定居申請被拒,原因包括在中國出生、曾在公共機構工作、假投資等。而今年5月,陸委會本有意放寬港澳人士在台工作居留連續5年、最後1年每月收入達基本工資兩倍,亦可申請定居;但新措施亦遭民進黨及時代力量立委以國安為由提出質疑、質詢,網路同時掀起反對聲音,措施被逼在實施前煞停。

在一片爭議聲中,港人為何仍然選擇在台灣落地生根?台灣人對於港人移台反感嗎?移民是否一定會抬高樓價和「搶飯碗」?大眾又該如何理解港人留台政策背後的脈絡?更重要的問題是,台灣準備好接受和接收外地移民嗎?

來台後申請專案的港人C。
來台後申請專案的港人C。

由「專案」申請者變為超齡大學生

「一定不習慣,我在香港已是上班族,現在跟我一起讀書的同學才18、19歲,我會覺得羞恥......我這樣的身世不要扭計(鬧彆扭)吧。」27歲的C(化名)中學畢業後,在香港打過幾份工,從沒想過要重返校園,成為台灣大學生。

台灣海外聯招放榜,他獲一所私立大學中文系取錄。課上提及多位著名作家夏至清、錢鍾書等,他說只聽過張愛玲。 老師走上講台,抽問上週教學內容,C立刻避過老師的眼神,「聽到抽問我會慌,但我人生成績最好已經是現在。這所大學是私立中的一流學校,而我在香港只讀三流中學 。」

學生生活並非無憂無慮,各項開支令他更添苦惱。私立學校每期學費新台幣5萬多元(約1.4萬港元),而他住在不夠2坪的雅房(約70呎的板間房),租金每月約新台幣2000元(約550港元)。上課佔了大部分時間,收入只靠不定期於港人市集擺攤賺回來。「下一個年度如果找不到人資助學費,或者真的要去找工作。」他無奈地說。按規定,僑外生每週只可工作最多20小時。

他曾因國語不靈光而避開選修任何需要分組報告的課堂,甚至逃避聊天,但他開始試着融入台灣。「我最希望可以讀到大學畢業,不要浪費。」課餘時間,他每天去健身,想快點考獲健身教練資格去工作,也希望考駕駛牌照,多一門技能傍身。

C於2020年1月抵台,其時透過民間組織協助認證其身份留台。陸委會同年公布援港「專案」並成立「臺港服務交流辦公室」(下稱交流辦)。早在消息公布前,C已向陸委會提交文件,「不斷見陸委會談進度,但一直都是審核中。」



-----------

閱讀餘下全文,需要您的小額支持,讓優質內容可以自食其力。

暢讀全站所有好內容?每月只需一餐飯的錢,好新聞,並不貴。

支持我們,請成為付費會員。馬上 點擊 ,與端傳媒站得更近。

原文鏈接: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20531-hongkong-taiwan-immigration-wave/

端傳媒:https://theinitium.com/misc/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