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添置便攜式超聲波儀器 遠程醫療有優勢 醫學生多操作機會

【on.cc東網專訊】超聲波一向被廣泛應用在醫療服務上,惟傳統的大型超聲波使用上較為不便,醫學生也有較少臨床練習機會。港大醫學院今日(3日)表示,在譚兆慈善基金捐贈港幣1,650萬港元下,添置450部手掌大小般的便攜式超聲波掃描器,讓所有修讀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的5、6年級學生,於本學年起配備一部個人超聲波儀器,可把照到的影像儲存在手機或電腦中,方便日後觀看學習。學生更可把便攜式超聲波帶回家使用。

校方表示,使用傳統超聲波時,患者需轉送到放射科,由放射醫生進行,且撰寫結果報告需時,也較少用於臨床診斷;而攜式超聲波掃描器可讓患者留在原本的病房,由主診醫生進行檢查,並獲得即時影像分析,作臨床診斷及管理,提高介入性治療的安全度。外科學系臨床教授許長峯指出,新儀器有助提高臨床判斷的可靠性,決定檢查優先次序,亦可輔助臨床介入性檢查,例如組織活檢檢查。

對於醫學生而言,新儀器可提供更多臨床練習機會。醫學院助理教授楊珮寧解釋,以往本科超聲波掃描教學僅限於講授理論,醫學生實際操作超聲波檢查及診斷的經驗有限。六年級醫科生Mandy認為,「以往學習都係望住醫生教授用超聲波」,擁有新機後可更方便使用,譬如嘗試協助有心臟問題的病人用新機檢查身體,即時開着影像給病人觀看,並清楚知道病人的心臟情況,感覺是分享知識予他人,甚具意義。另外,新冠疫情期間,超聲波課程延伸至社區隔離設施,校方認為即時護理超聲波檢查在遠程醫療的優勢,是讓身處不同地點的臨床醫生及學生互相合作,評估病人情況。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