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漂書機」現身中環街市 首月漂走逾800本書

「一沓紙」的「智能漂書機」1月底起現身中環街市1樓,提供100個藏書格。
「一沓紙」的「智能漂書機」1月底起現身中環街市1樓,提供100個藏書格。

港劇《IT狗》一度成為港人茶餘飯後的話題,「智能水杯」、「智能果汁機」等智能產品,相信大家已不陌生。回歸現實,香港首部「智能漂書機」已經面世,你又見過未?

文字記者:謝馨怡

攝影記者:wildchild

「智能漂書機」1月底起現身中環街市1樓,提供100個藏書格。漂書即「圖書漂流」,意指將不再閱讀的舊書分享到公共場所,讓人免費拾取閱讀,閱後再以同樣方式,將書本無償投放出去,讓其他有興趣的人取走。

漂書機由漂書平台「一沓紙」推出,捐書或取書者到其網站登記成為會員後,就可瀏覽機內實時存書情況。用家可預留書籍最多3天,取書時只須在機身掃瞄QR code,捐書程序相近。機身還設有紫外線(UV)消毒格,取書後可將書本放進去消毒30秒。漂書機旁更放有幾件紙造傢俱供人坐下閱讀,呼應「一沓紙」的名稱。

 在「一沓紙」登記成為會員後,可在網上預留想取閱的書籍,取書時只須在機身掃瞄QR code。
在「一沓紙」登記成為會員後,可在網上預留想取閱的書籍,取書時只須在機身掃瞄QR code。
經掃瞄QR code認證後,就可以取出書本。
經掃瞄QR code認證後,就可以取出書本。

「一沓紙」負責人Danny說,「智能漂書機」的誕生有賴本地IT人才,參與研發的公司曾設計回收膠樽的「入樽機」。正如很多初創項目,「智能漂書機」成本不菲,單單開發程式已耗費20萬元,訂造第一部實體機亦要額外4萬元。Danny先墊支大部分資金,同時申請大灣區青年創業計劃的資助。該計劃為開業最多三年、在香港進行商業登記的初創團隊提供資助或借貸。

首部漂書機去年底成功面世後,他隨即與中環街市接洽,對方欣賞漂書機概念,很快就答應租用一年。漂書機推出之時碰上第五波疫情,雖然中環街市人流減少,但反應仍比預期理想。推出不足一個月,已有1500人登記成為會員,捐書及取書量各有約800本。

漂書機推出不足一個月,已有1500人登記成為「一沓紙」會員,捐書及取書量各有約800本。
漂書機推出不足一個月,已有1500人登記成為「一沓紙」會員,捐書及取書量各有約800本。

Danny出錢出力推動漂書項目,但他的正職是從事保險業。他憶述,前年疫情爆發令工作量減少,多了空餘時間。他看着家中一疊疊早已閱畢的藏書,若送去堆填區實在可惜,即使當廢紙回收,亦埋沒了書本的知識。他想,既然有時間、空間,不如做一些對社會有貢獻的事,為各家各戶的舊書尋找新主人,於是找來六名同事,一起構思建立漂書平台。

前年12月,七人成立「一沓紙」的前身「漂書同好會」,在荃灣租了一個樓上舖作漂書站,並開設Facebook專頁宣傳,旋即吸引不少有心人捐書,有人更一口氣捐出近300本。由於七人需兼顧正職,未能派人每日全天候看舖,有意上門漂書者只能預約,加上藏書量增加至逾千本,又不時有人查詢藏書名單,令Danny萌生研發「智能漂書機」念頭,「冇理由自己逐本影上Facebook㗎,咁唔係辦法喎。」

Orca(左)和Danny(右)本身是同事,兩人與另外幾位同事前年創立漂書平台。
Orca(左)和Danny(右)本身是同事,兩人與另外幾位同事前年創立漂書平台。

現時中環的漂書機只是「一沓紙」的第一步,第二部漂書機已剛進駐荃灣海濱花園,可容納50本書。Danny說會先試驗半年,看看居民反應如何,再嘗試與更多團體、機構合作,希望將智能漂書機推展至更多地區。

「一沓紙」的第二部智能漂書機已進駐荃灣海濱花園,可容納50本書。(「一沓紙」提供)
「一沓紙」的第二部智能漂書機已進駐荃灣海濱花園,可容納50本書。(「一沓紙」提供)

雖然漂書文化流入香港至少十多年,不過Danny的拍檔Orca說,仍有不少港人感到陌生,「佢哋以為好似圖書館,問我哋『借完係咪要還?』,有啲人甚至唔信係免費!」他明白未必人人掌握如何使用漂書機,因此他於情人節前後,連續3天駐守中環街市,教市民使用漂書機,順道推廣漂書文化。

Orca說漂書機仍處於起步階段,歡迎用家向團隊反映意見,以便他們改善操作。他又說,現時預留書籍的3日期限太長,減慢書本流動,將來會調整至最多預留2日。Danny補充,他們正研究在網站增加更多功能,包括讓用家分享讀後感,促進用家之間交流。

Orca(左)和Danny(右)稱,會視乎用家反應和意見,不斷改良漂書機操作。
Orca(左)和Danny(右)稱,會視乎用家反應和意見,不斷改良漂書機操作。

你可能會有興趣:

「埗兵」外賣員義務收集咖啡渣及蛋殼供農夫作肥料:種返菜畀香港人食

漁農嘉年華突取消 29間小店義辦團購 菜農盼港人「真心鍾意本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