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職業治療提升災民自理力

李曾慧平(左一)與理大康復治療團隊向災民家屬示範復康程序,讓他們能於家中協助病人復康。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理工大學自汶川大地震後,多年派駐跨學科團隊到四川協助災民重建,其中康復治療系為當地引入嶄新康復治療概念,培訓職業治療等專科的醫護人員。去年雅安地震後逾八十名理大隨訪人員,成功協助近百名災民重建及身心復康。該校除與四川大學合辦災後重建學院、物理、職業治療及假肢矯形等課程,亦支援家居及社區復康,期望地震災民,於漫長的康復期,有自理能力,重投生活。 過往內地對復康概念不清,病人的康復僅限於傳統針灸、按摩推拿等物理治療痛症及其他慢性病處理的技術層面。○八年汶川大地震後,四川省康復醫療人員密度不足一對一萬人,且質素參差不齊,難以應付災難重創。理大遂組織跨學科團隊到四川,其中康復治療科學系教授李曾慧平及其團隊到當地,打破內地固有被動的醫療法,主動評估災民的需要,提供適時康復療程。 李曾慧平去年亦組隊八十二人,隨訪到雅安地震災區,成功聯同當地人員,為逾六百名當地留院病人進行評估及治療,最終成功協助及跟進近百名災民。她指出,不少災民於地震逃生時從樓房跳下,出現斷肢及骨折等創傷,四分之一災民須靠輔具康復,理大人員便為其度身訂造如手部功能位等支具,並提供肌力與關節活動訓練。 她又表示,職業治療除功能訓練,亦會為災民改造家居設施,如坐便器、浴椅等,使他們於出院後的漫長康復期,有自我照顧能力,盡快適應新生活。 此外,理大亦與四川大學培訓內地專業復康治療人員,至今有六十五名具國際認可資格的物理、職業治療及假肢矯形的專業人員畢業,又創辦「災後重建管理學院」,於上學年開設災害應對相關的碩士課程,協助當地人員能應付日後災後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