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欣賞】音節斷開,常規亂序:《再 18 種發聲與失聲方法》

聲音藝術≠音樂。正如各種眼見或想像的畫面可以成為畫作、攝影、雕塑等等的創作來源,任何聲音都可以化作藝術素材,並以意想不到的形式呈現。假如眼前影像與原有聲音錯配,挑戰我們習以為常的視聽體驗,這將會帶來怎樣的吸引力?這些聲音或許在生活中聽慣聽熟,但往往被忽略,甚至乎寂靜都可以是一種聲音,無聲仿有聲,無序勝有序。好像有點抽象?那不如親身經歷一場聲音藝術演出吧!

說的就是由媒體藝術家梁基爵於 7 月底舉行的 3 場藝術科技舞台創作《再 18 種發聲與失聲方法》,透過全新研發的機動裝置和電子敲擊樂器,探索創造聲音與靜音的課題,精心策劃一場聽覺和視覺交錯的盛宴。

再一次發聲與失聲,帶來全新視聽刺激

節目名稱既然有個「再」字,代表早有前科。前作《18 種發聲與失聲的方法》曾於去年 11 月在 M+ 博物館上演,直接將場地建築及地理環境化作製造和消滅聲音的靈感,帶領觀眾探索聲音與空間的關係,同時在發聲和滅聲的過程中衍生出各種情節和視覺效果,呈現出意料之外兼玩味十足的視聽感官刺激。

如果以為《再 18 種發聲與失聲方法》是單純重演可就錯了!今次節目移師至葵青劇院,利用劇場空間以全新角度演繹聲音創作,將舞台光影、環迴音效、機動裝置等不同劇場元素注入作品,並運用沉浸式音響和精準的舞台追蹤系統等嶄新科技,結合物料原音、數碼處理聲效和現場樂手的演奏,令演出衍生更多的可能性,締造意想不到的全新效果。

節目創作總監梁基爵一直以作曲家、編曲家、音樂總監及監製、媒體藝術家等多重身份活躍於香港音樂和藝術界,擁有多年跨界別藝術經驗,擅長運用科技、媒體藝術、空間和聲音進行創作,並巧妙地將視覺藝術、機電互動程式、工藝製作、裝置藝術及現場表演融為一體,成就一個更完全的視聲體驗。

對他而言,發聲和失聲是值得花一生探索的題材:「我到底要怎樣呈現聲音呢?聲音要如何被消失呢?我覺得這課題彷彿跟我們的生活有很大關係,於是便借助這種科學性的意象,去呈現我們生活中的事情。」

說到《再 18 種發聲與失聲方法》移至葵青劇院上演,梁基爵強調即使與前作理念相似,但基本上是另一回事:「要將一件場域特定的作品放到劇場裡,當中有很多東西要重新設計和處理,亦有很多技術和科技上的事情要加進去,在我來說,這絕對是一個新的演出。」

更多元化的舞台科技,打造沉浸式視聽饗宴

《再 18 種發聲與失聲方法》一再打破場域規限,更利用葵青劇院的優勢,加入更多不同劇場元素,其中一個亮點便是沉浸式音響系統,令整個演出在聲音的表現上有更好發揮。作品部分內容是特別為此而創作,例如會於台上運用 3D 麥克風,並透過獨特裝置令這些麥克風移動,從中產生空間感,再由劇場裡的音響系統來呈現。梁基爵直言這個舞台效果要留待觀眾親身體驗:「簡單來說,觀眾可以聽到聲音,同時亦可見到它是如何運作,在不同的空間出現。我想這件事真的要在現場才能感受到。整件事對我來說很有趣,我很期待。」

沉浸式音響系統以外,作品還會加入遙控車和位置追蹤系統等饒富玩味的嶄新元素,配合各種舞台科技、現場演奏,以及其他媒體的互動,既豐富了劇場的可能性,亦令作品可以有新的呈現,為觀眾送上更多趣味和驚喜。

《再 18 種發聲與失聲方法》

日期:7 月 29-30 日 20:00|7月31日 15:00
地點:葵青劇院演藝廳

 

(資料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