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校服的第二人生!

香港校服充滿特色,畢業以後,不少人都珍藏一件簽滿名字的校服。但除此以外,多年來的其他校服下落如何呢?

創辦人 Emma 與 Victor 二人分別負責設計及財政,發揮以自身專業將 Dress Green 打理得妥妥當當。

穿過層層衣物,便是創辦人 Emma 與 Victor 的辦公室。說起以舊校服製作的各式設計,也是源於一次從朋友收到逾 200 件舊衣。於是想到建立一個交換衣物的平台「Dress Green」。後來發現相較便服,校服更是鮮有人處理。

鑑於衛生考慮,加上物質富裕,二手校服的文化於香港並不盛行。然而,學生們處於發育時期,平均兩、三年就會換校服。在疫情下,穿著校服上學的日子更是寥寥可數,再穿已覺不合身。如果直接將校服丟到堆填區,十分浪費。

二人會到校舉辦工作坊,回收舊校服之餘,又教學生以自家校服製作出新設計。見到回收回來的舊校服堆疊如山,Emma 坦言心情矛盾:「第一下係驚訝,我哋有校服可以用,但亦會為校服覺得可惜。」

每次收到校服後,Emma 先觀察校服的特點,留意顏色、質料、接駁位等,再以保留校服特色為前題,設計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

她利用舊校服製作出各種生活用品,例如穿舊校服的小熊玩偶、筆袋、tote bag、漁夫帽等,實用性與紀念價值兼備。

Emma 指,各種設計中要數小熊玩偶最難,由找到合適的小熊,再設計合身的「縮細版」校服足足花上一星期。

校服原來的模樣。

香港校服款式多,有時即使是同一間學校,夏、冬兩季的質料、設計已很不同。夏季校服質地較薄,製作筆袋、tote bag 時,要加入其他布料作支撐。

環保不是口號,而是信念。Emma 憶述,自小在節儉的家庭中成長,初中起便有回收的習慣,後來透過紀錄片接觸到「氣候難民」的概念,「喺香港做嘅嘢會影響地球另一邊嘅人,好似唔係咁好」,便下定決心要為環保做多一點。除了開始茹素,亦想將環保變成事業。

七、八十年代乃是香港紡織業黃金時代,原來 Emma 的外祖母從前也從事製衣業,所以家裡有部工業衣車,促使日後 Emma 也自行學習縫紉。圖為後來添置的小衣車。

然而現在很多縫紉工早已退休,手藝漸漸失傳,所以 Emma 會請一些縫紉好手在工作坊中任助教,將縫紉技術承傳。

她修讀公關出身,輾轉間創造了屬於自己的一盤生意,回想還是喜出望外:「無諗過有人鍾意我嘅設計,見到老師、學生真係鍾意,好開心大家又接受到舊校服,為產品感到驕傲。」

Emma 以可愛的紀念品告訴我們:畢業是成長的開始,卻不一定是校服的盡頭。花點心思,無論是回憶還是物件的生命也能得以延續。

Dress Green : Facebook Instagram

撰文:蒲 @appleee.cheng
攝影:Fung @mlif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