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性小眾受輔導後現輕生念頭 調查揭坊間機構作用存疑

【on.cc東網專訊】性小眾(LGBT)人士經常遭遇歧視,雖然坊間有機構為他們提供改變性向的輔導,惟其作用存疑。有團體在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期間,以網上問卷形式訪問了219名性小眾,了解他們試圖改變性傾向的情況。結果發現,有21.9%受訪者曾接受性向扭轉治療,當中近4成人在試改性向後出現抑鬱症狀;83.3%曾出現自殺念頭,其中27.1%更有自殺計劃,反映接受有關治療或會危害身心健康。

真光社今日(14日)公布就香港性小眾試圖改變性傾向的研究報告,發現73%曾進行性向試改的受訪者均有宗教背景,其中5成人是因為受家人壓力驅使改變性向。其主要透過參與坊間機構的「性向試改治療」,以宗教方式如祈禱、禁食、驅鬼等試圖轉變性向。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副教授陳俊豪指出,研究顯示無受訪者認為有關療程能成功改變其性傾向,相反不少曾試改性向的人事後出現情緒困擾。

真光社主席黃政光指出,坊間的拗直課程無法改變性傾向,且會危害當事人的身心健康,惟社會上仍有機構以「全人發展」、「關係復原」等主題巧立名目,引導性小眾參加其課程。他建議政府參考外國的做法,盡快立法禁止本地任何機構舉辦拗直課程,同時加強醫學界和社福界對性小眾的認識,讓性小眾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下探索並接納自己的性傾

向。

有宗教信仰的Thomas,自初中起已認知自己是同性戀者,他指曾為迎合家人和社會的期望,接受「拗直治療」逾1年,期間透過讀經悔改、禁慾、限制自己瀏覽同志色情網站等,試圖改變自己的性傾向融入大眾。惟他指出,接受有關「治療」不但未能成功轉變性向,反而加重自身的內疚感,開始懷疑人生,並進一步否定自己。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