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稱已實施多項短期措施加強人手處理新症

醫管局今年3月最新臨時數字顯示,公立醫院整體專科門診、穩定新症輪候時間、最長是內科,屬於「重災區」,大約是113星期;其次是外科、眼科及耳鼻喉科,輪候時間最長約90星期以上。如果以去年第二季至今年第一季的數據,個別聯網中部分專科的輪候時間亦較長,例如九龍西眼科輪候時間最長,達164 星期。 醫管局表示,已實施多項短期措施,包括聘請兼職醫生、透過現職醫護「特別酬金計劃」等,加強人手處理新症。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指出,去年10月至12月部分新症輪候時間有改善,而今年首季,因為疫情關係,預約新症的數字有所下跌;但隨著疫情緩和,近期預約個案已開始增加。 他承認,過去一年醫護人手出現流失,透過特別酬金計劃增加人手處理新症亦非長遠策略。他說,醫管局會透過中長期措施,希望可以更快為病人提供適切服務,例如,增加包括有護士及專職醫療人員在內的綜合診所,擴大服務,涵蓋更多專科。這些診所,可以為有需要的病人,在初次見醫生之前,先做檢測,甚至可以先給予初步治療改善病情。 劉家獻又說,會優化新症輪候數字的計算方法,把來自綜合診所的預約數目,都計入新症輪候數字,希望可於今年第四季,更準確反映整體專科門診服務的輪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