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一隻蟶子 吞逾10粒微塑膠落肚

5名學生對3種貝類海產進行微塑膠含量研究。
5名學生對3種貝類海產進行微塑膠含量研究。

 

聖誕將近,又是市民出外吃大餐的時節,海鮮更是深受市民歡迎。但有研究發現,從街市買到的3種貝類海產,包括蟶子、蜆及蠔仔,均驗出含微塑膠,市民食海鮮隨時吞膠落肚。環保團體促請港府關注微塑膠已嚴重污染海洋生態,勿再「扮盲」視而不見,盡快制訂全面「走塑」藍圖。

影響神經 損害免疫系統

將軍澳萬鈞匯知中學有5名學生於今年5月,先後於將軍澳及西營盤的街市購買5批蟶子、蜆及蠔仔來做實驗,結果發現全部都含微塑膠,含量最多的是來自內地的蟶子,平均每克含有1點33粒微塑膠,每隻重約9克的蟶子平均含逾10多粒微塑膠。據悉,外國同類研究發現,美國產的蟶子每克平均含的微塑膠量卻僅為0.16粒,因此前者較後者含的微塑膠量多逾8倍。

蠔仔亦平均每克含有0.9粒微塑膠,蜆則平均每克含有0.71粒微塑膠。此外,在染色料及顯微鏡的幫助下,蠔仔樣本中最長的纖維狀微塑膠長度達9毫米。

另要求定期監察食水系統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譚穎琳表示,外國有不少研究指微塑膠會對人類造成威脅,因為其可含有害添加劑,表面亦容易依附及積聚有毒物質,市民若長期進食含微塑膠的貝類海產,有機會影響神經系統,損害免疫系統,以及干擾內分泌系統,尤以孕婦及小孩最容易受影響。

譚呼籲港府應盡快定期監察本地食水系統及海水的微塑膠含量,並制訂全面「走塑」藍圖,管制銷售、派發及物流上使用的即棄塑膠。她指,中學生都意識到塑膠污染海洋的嚴重性,港府不應再以外國仍未就微塑膠有統一的標準及規範為借口,對問題視而不見。

食物安全中心回覆指,由2019年至今年11月,中心透過食物監測計劃共抽取超過5,200個雙殼貝類海產樣本作化學及微生物檢測,除5個樣本被驗出金屬雜質或獸藥殘餘含量超標外,其餘樣本均通過檢測;期內中心未有接獲涉及海產含微塑膠的投訴,而食物環境衞生署人員亦會定期到持牌食物業處所及公眾街市魚檔,抽取魚缸水樣本進行相關化驗,確保食物安全。中心又指,目前國際間未有就微塑膠在食物安全方面訂立標準,但會繼續密切留意相關發展。

環保署回覆指,正進行一項為期24個月的基線調查,研究香港水域微塑膠水平的季節性變化及地理分布,為長遠監測海洋微塑膠作準備。

貝類海產深受市民歡迎。
貝類海產深受市民歡迎。